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盤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ㄨㄤㄔㄥˊㄕˊㄨˋ˙ㄉㄜㄆㄧㄥˊㄑㄧㄢˇㄖㄨㄥˊㄑㄧˋㄖㄨˊ:「ㄔㄚˊㄆㄢˊ」、「ㄍㄨㄛˇㄆㄢˊ」。
  2. ㄒㄧㄥˊㄓㄨㄤˋㄏㄨㄛˋㄍㄨㄥㄩㄥˋㄒㄧㄤˋㄆㄢˊ˙ㄉㄜㄑㄧˋㄨˋㄖㄨˊ:「ㄈㄟㄆㄢˊ」、「ㄌㄨㄛˊㄆㄢˊ」、「ㄑㄧˊㄆㄢˊ」、「ㄈㄤㄒㄧㄤˋㄆㄢˊ」。
  3. ㄧˊㄓㄨㄢˇㄒㄩㄢˊㄖㄠˋㄖㄨˊ:「ㄆㄢˊㄒㄩㄢˊ」、「ㄆㄢˊㄖㄠˋ」。
  4. ㄔㄚˊㄐㄧㄡˋㄑㄧㄥㄉㄧㄢˇㄖㄨˊ:「ㄆㄢˊㄏㄨㄛˋ」、「ㄆㄢˊㄙㄨㄢˋ」、「ㄆㄢˊㄉㄧㄢˇ」、「ㄆㄢˊㄔㄚˊ」、「ㄆㄢˊㄨㄣˋ」。
  5. ㄑㄩㄑㄩㄨㄢㄑㄩㄖㄨˊ:「ㄆㄢˊㄊㄨㄟˇ」、「ㄆㄢˊㄒㄧㄦˊㄗㄨㄛˋ」。
  6. ㄇㄞˇㄇㄞˋ˙ㄉㄜㄐㄧㄚˋㄍㄜˊㄖㄨˊ:「ㄅㄥㄆㄢˊ」、「ㄕㄡㄆㄢˊ」、「ㄎㄞㄆㄢˊㄐㄧㄚˋ」。
  7. ㄆㄢˊㄔㄢˊㄔㄨㄨㄞˋ˙ㄉㄜㄌㄩˇㄈㄟˋㄖㄨˊ:「ㄋㄧˇㄓㄜˋㄊㄤˋㄔㄨㄍㄨㄛˊㄒㄩㄧㄠˋㄉㄞˋㄉㄨㄛㄕㄠˇㄆㄢˊㄔㄢˊ?」
  8. ㄌㄧㄤˋㄘˊ:①ㄐㄧˋㄙㄨㄢˋㄆㄢˊㄓㄨㄤ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ㄙㄢㄆㄢˊㄕㄨㄟˇㄍㄨㄛˇ」。②ㄐㄧˋㄙㄨㄢˋㄑㄧˊㄐㄩˊㄉㄨㄢˋㄌㄨㄛ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ㄒㄧㄚˋㄌㄧㄤˇㄆㄢˊㄑㄧˊ」。③ㄐㄧˋㄙㄨㄢˋㄆㄢˊㄒㄧㄥˊㄨˋㄕㄨˋㄌㄧㄤ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ˋㄆㄢˊㄨㄣˊㄒㄧㄤ」。④ㄉㄚˋㄌㄨˋㄉㄧˋㄑㄩㄐㄧˋㄙㄨㄢˋㄌㄨˋㄧㄣㄉㄞˋㄏㄨㄛˋㄌㄨˋㄧㄥˇㄉㄞˋㄐㄩㄢˋㄕ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ˋㄆㄢˊㄌㄨˋㄧㄣㄉㄞˋ」、「ㄌㄧㄤˇㄆㄢˊㄌㄨˋㄧㄥˇㄉㄞ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盤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án
解釋:
  1. 一種盛放物品的淺底器皿。
    【例】瓷盤、餐盤、托盤 ◎
  2. 形狀像盤而作為承托或旋轉等用的東西。
    【例】棋盤、羅盤、方向盤
  3. 屈曲相交。
    【例】盤腿、盤膝
  4. 纏繞。
    【例】她把頭髮盤起來。
  5. 詳加探查或清點。
    【例】盤貨、盤點、盤問
  6. 買賣行情的價格。
    【例】開盤、收盤、崩盤
  7. 量詞。(1) 計算盤裝物的單位。
    【例】三盤水果 (2) 計算棋局段落的單位。
    【例】下兩盤棋。 (3) 計算盤形物數量的單位。
    【例】一盤蚊香 (4) 大陸地區計算錄音帶或錄影帶卷數的單位 。
    【例】一盤錄音帶、兩盤錄影帶 (8)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án
解釋:
[名]
1.一種銅製的盛水器。圓形,淺腹,盛行於商周時期。小盤可用以盥洗,大盤可用以沐浴。如春秋時代的魚龍紋盤。
2.一種盛放物品的淺底器皿。如:「瓷盤」、「菜盤」、「托盤」、「餐盤」。
3.形狀像盤而作為承托或旋轉用的東西。如:「棋盤」、「算盤」、「方向盤」。
4.買賣行情的價格。如:「開盤」、「底盤」、「收盤」、「崩盤」。
5.量詞:(1)計算盤形物的單位。如:「三盤水果」。(2)計算棋局段落的單位。如:「下兩盤棋」。(3)計算盤形物數量的單位。如:「一盤蚊香」。(4)大陸地區計算錄音帶或錄影帶卷數的單位。如:「一盤錄音帶」、「兩盤錄影帶」。
6.事物的根本所在。如:「地盤」、「根盤」。
7.姓。如明代有盤銘。
[動]
1.纏繞。如:「盤辮子」、「蟒蛇盤樹」。
2.迴旋。如:「盤馬彎弓」。
3.使屈曲相交。如:「盤腿」、「盤膝」。
4.詳加探詢或清點。如:「盤貨」、「盤點」、「盤問」、「盤根究底」。
5.算計。《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那陳秀才這三百兩債務,衛朝奉有心要盤他這所莊房,等閒再不叫人來討。」
[形]
曲折的、纏繞的。如:「盤根錯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木盤(tibil),為阿美族的飲食用具,是以一塊完整的木材刳成,有方形或圓形的兩種。雖然這兩種木盤在形狀上有所不同,但兩者的底部面積均小,口部面積較大,週壁由下而上向外傾斜,由此我們可以推想,在製造時兩者所採用的工具及方法大致是相同。所以會產生兩種不同形狀的器物,或許是受了材料及功用的限制。 木盤多為自家製作,且是男人製作。木材及木工製品對阿美族人的生活很重要,阿美族人利用木材來製成各式生活用具。例如:飲食器具、食物加工工具、農具、運輸工具、武器、玩具、紡織用具等。刳的技術在飲食器具上被使用的最多,如刳木製成的木盤、木匙、木勺等。刳的技術所以發達,或許是因為沒有釘的緣故。 然而,自阿美族人與漢人長久接觸後,飲食器具有鐡鍋、鋁鍋、瓷製碗盤、湯匙等,現今仍保留原有之飲食器具,則以竹或籐編用具居多。目前在花蓮地區阿美族部落文化產業觀光最為熟悉且常見者,為竹湯匙、竹酒杯、檳榔葉柄褶成長方形之容器。
知識 1:
男女皆用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盤
分類: 物料工具和裝備:飲食用具:盤
文化區: 南島語族區
族群: 阿美(Amis)
學域-大分類: 人類-民族
紀錄類別: 民族知識單元
功能用途: 食具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uâ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一種盛放物品的淺底器皿。
  2. [[名] ] 物品行銷各層次。
  3. [[量] ] 計算象棋或圍棋回數的單位。
  4. [[量] ] 計算盤形物的單位。
  5. [[動] ] 一句話在眾人口中流傳。
  6. [[動] ] 轉換。
  7. [[動] ] 翻越。
  8. [[名] ] 形狀像盤的東西。
音讀: puâ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phuâ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