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社會階層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cial Stratification
作者: 謝小芩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社會階層化是指各種不同社會團體之間結構性的差異。「階層」原為地質學名詞,意指地表的岩層。社會由許多不同的團體組成,當資源有限時,地位越高的團體享有越多的社會資源(如財富、權力、聲望等),而地位越低的團體只能分配到有限的資源。同一階層的人所享有的經濟條件和生活風格相似,但是不同階層之間卻有顯著的差異。因此一個階層化的社會也就是資源分配差異的社會。
  社會階層制度大約可分為四大類,包括:奴隸制度、種姓制度、封建制度,和階級制度等。奴隸制度是一種社會不平等的極端形式。每個社會與時代的奴隸制度不盡相同,但一般說來,奴隸是奴隸主的財產,幾乎不能享受任何人權,除了為主人生產勞動,也常被當作商品買賣。隨著人權觀念的演進和經濟生產方式的改變,從十九世紀起,奴隸制度已逐漸廢除。
  種姓制度主要是指印度教系統內的社會階層制度,將人分為四等,最高等僧侶,其次依序為貴族或武士、平民或商人,和生產勞動者。另外還有被視為不潔的賤民階級。歐洲莊園封建制度中,貴族享有最高地位與最大的權力,牧師或教士居次,也享有某些特權,農、工、商等平民位於社會的底層。中國傳統社會則有士、農、工、商的階層之分。階級制度是工業革命以來最主要的社會階層形式;根據人們所擁有財富的多寡和職業的高低,一個社會大約可分為:上層階級(如資本家、行政決策人員)、中產階級(如專業人員、文職工作者)、勞工階級(包括技術工、體力工等),以及農民階級。
  奴隸、種姓和封建制度大多是靠法律或宗教的力量維繫,以血統決定人的階層地位,不同階層之間嚴加區分,社會階層系統是封閉而靜態的。相對的,階級制度是以經濟因素為基礎,人們可以憑藉著個人的努力,改變其階級位置到某種程度,而形成社會流動。所謂社會流動,包括向上提升或向下降低階級地位的垂直流動,和在同一階級內轉換職業的水平流動。同一個人階級身分的變化,稱為「代內流動」;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階級改變,則稱為「代間流動」。
  西方在柏拉圖(Plato)的〔理想國〕(The Republic)中,已有關於社會階層化的討論。但是,直到十九世紀,社會學成為獨立學門之後,才出現系統性的理論,其中又以馬克斯(Karl Marx)和韋伯(Max Weber)的理論影響最為深遠。馬克斯的主張較偏激:經濟是社會階層化的基礎,認為社會主要由資本家和工人兩種階級所組成;前者掌握了資本與生產工具,後者因沒有資本,只有出賣勞力為資本家工作,從而遭受剝削。韋伯主張,除了經濟因素外,一個團體所享有的社會聲望和政治權力也影響其社會階層位置。晚近的研究進一步注意到性別、種族、宗教等因素,也都各自構成一套社會階層。這些因素之間有著複雜的互動關係,但也對社會階層的形成有其獨特的影響。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社會階層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