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能力分班;能力分組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bility groupings
作者: 林永豐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能力分班或能力分組一般是指強調同質性的學生分組方式(homo-generous grouping)。基於因材施教的理念,能力分班或分組希望能以學生的智力或學術成就等表現,作為編班的依據,將學生分發到適當的班級,使學生得以依其能力得到適性的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個別差異亦愈來愈明顯,對於能力分班的要求也往往較為強烈,例如在國中階段希望能力分班的呼籲會較國小階段明顯,同樣地,高中階段也會較國中階段明顯。然而,能力編班或能力編組亦可以是異質性的分組(hetero-generous grouping),重視的是讓不同能力的學生在同一個班級內,則班級便是社會的縮影,各式人都有,大家共聚一堂。這種思維排除階級意識與標籤,強調互助合作,共同學習,具社會平權主義的傾向。   常見的能力分班是指將全校同一年級全體學生,從能力最優至最差者,依序編班,則每一班的能力乃是依序漸漸降低,則在班級內學生的能力最為接近,但各班的差異愈來愈大。另一類的能力編班是採階梯式的編班,亦即依能力的高低,採兩段式或三段式分組,則不同段的學生能力雖仍有差異,但同一段仍有幾個班,而這些班級中的學生能力則較為一致。此外,能力分班亦有比較彈性的作法,如同一年級是採常態編班,但在特定學科上課時,如數學,則採能力分班的方式。   能力編班的優點包括:首先,由於班級內學生能力的同質性高,便於老師依學生的程度進行教學,較易達到因材施教的理念,也由於學生的學習進度較為一致,教學活動可避免顧此失彼的窘境。其次,由於班級內學生的能力相當,教師根據此一能力水準教學之後,較易選擇適當的評量方式,也因而能有相同的要求標準。再者,由於教學活動的設計較符合學生的能力水準,因此,較易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增益其學習效果,程度高者,可以因而得到適當的挑戰;程度較差者,也因為同儕進度較為一致,不至於屢敗屢挫。   儘管如此,能力分班或分組遭到的批評也很多,可歸納如下:第一、能力分班過度強調學生能力上的差異,忽略了其他學生特質,造成偏頗;第二、即使僅重視能力,能力分班後也往往僅有前段班受到重視,過度強調菁英教育的結果,不符合民主、公平的正義原則,違背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第三、影響教師期望,進而產生不同的教學態度,不僅對學生有了差別待遇,連老師本身也因此被分級;第四、易造成學生不當的階級觀,影響學生形成積極或消極的自我概念,對後段班學生更為不利;第五、易形成兩極化的教學與學習:程度較佳的班級易趨向高度競爭,課業壓力變重、焦慮感提高;相對地,程度較差的學生與班級,均較不受重視,心理上易形成挫折自卑之情結,甚至自我放棄。國立教育資料館編(1991)。國民中學編班方式之探討。台中:國立教育資料館
Oakes, J. Gamoran, A. & Page, R. N. (1992). Curriculum differentiation: Opportunities, outcomes, and meanings. In P. W.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pp. 570-608). New York: Macmillan.
參考資料:
國立教育資料館編(1991)。國民中學編班方式之探討。台中:國立教育資料館
Oakes, J. Gamoran, A. & Page, R. N. (1992). Curriculum differentiation: Opportunities, outcomes, and meanings. In P. W.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pp. 570-608). New York: Macmillan.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能力分班;能力分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