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唐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ㄎㄡˇ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táng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ㄏㄨㄤㄊㄤˊㄧㄢˊㄒㄧㄥˊㄍㄨㄞㄇㄧㄡˋㄎㄨㄚㄉㄚˋㄅㄨˋㄕˊㄅㄨˋㄏㄜˊㄌㄧˇㄈㄚˇ
  2. ㄊㄤˊㄊㄨˊㄇㄠˋㄈㄢˋㄉㄧˇㄔㄨˋㄌㄧˇ
  3. ㄊㄨˊㄖㄢˊㄒㄩㄎㄨㄥㄖㄨˊ:「ㄍㄨㄥㄅㄨˋㄊㄤˊㄐㄩㄢ」。
  4. ㄔㄠˊㄉㄞˋㄇㄧㄥˊㄖㄨˊ:「ㄊㄤˊㄧㄠˊ」、「ㄌㄧˇㄊㄤˊ」、「ㄏㄡˋㄊㄤˊ」、「ㄋㄢˊㄊㄤˊ」。
  5. ㄓㄨㄥㄍㄨㄛˊ˙ㄉㄜㄅㄧㄝˊㄔㄥㄖㄨˊ:「ㄊㄤˊㄓㄨㄤ」、「ㄊㄤˊㄖㄣˊㄐㄧㄝ」。
  6. ㄒㄧ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ng
解釋:
  1. 朝代名:(1)唐堯。傳說中帝堯的時代。 (2) 唐朝。(西元618∼906)李淵所建,國勢強盛,建都長安,後為朱溫所滅。歷二十帝,共二百八十九年。聲威遠播,對鄰近諸國,如日本等,有深遠的影響。 (3) 後唐。(西元923∼936)沙陀人李存勗滅後梁所建,都洛陽,為五代之一。為後晉石敬瑭(ㄊㄤˊ)所滅。 (4) 南唐。(西元937∼975)徐知誥所建,都金陵,國號唐,史稱南唐,為五代時十國之一。至後主李煜時為宋所滅。
  2. 中國的別稱。
    【例】唐裝、唐人街
  3. 姓。
  4. →荒唐
  5. →唐突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ng
解釋:
[名]
1.朝代名:(1)傳說中帝堯的時代。(2)參見「唐朝」條。(3)參見「後唐」條。(4)參見「南唐」條。
2.中國的別稱。如:「唐裝」、「唐人街」。
3.庭院中的道路。《詩經.陳風.防有鵲巢》:「中唐有甓。」《文選.張衡.東京賦》:「植華平於春圃,豐朱草於中唐。」
4.姓。如明代有唐順之。
[形]
1.廣大。《文選.枚乘.七發》:「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
2.參見「荒唐」條。
3.參見「唐突」條。
[副]
虛、空。如:「功不唐捐」。
解釋:
「唐」的異體字。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ô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t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Tn̂g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誇大的言詞。後多用於形容誇大不實。《說文解字.口部》:「唐,大言也。」唐.韓愈〈桃源圖〉詩:「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誠荒唐。」

2. 廣大。漢.枚乘〈七發〉:「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

3. 虛、空。如:「功不唐捐」。《莊子.田子方》:「彼已盡矣,而女求之以為有,是求馬於唐肆也。」

4. 庭中道路。《詩經.陳風.防有鵲巢》:「中唐有甓。」漢.毛亨.傳:「唐,堂塗也。」漢.張衡〈東京賦〉:「植華平於春圃,豐朱草於中唐。」

5. 隄防,通「塘」。《淮南子.人間》:「唐有萬穴,塞其一,魚何遽無由出。」《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況賈政世代詩書,來往諸客屏侍座陪著,悉皆才技之流,豈無一名手題撰,竟用小兒一戲之辭苟且唐塞。」

6. 觸犯、冒。通「搪」。《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孔融》:「又融為九列,不遵朝儀,禿巾微行,唐突宮掖。」清.洪昇《長生殿》第四齣:「這等說,倒是寡人唐突了。」

7. 朝代名:

⑴ 帝堯國號。《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於是卒述陶唐以來,至于麟止,自黃帝始。」晉.左思〈魏都賦〉:「鑒茅茨於陶唐,察卑宮於夏禹。」

⑵ 唐朝(西元618~906)。李淵代隋,國號唐,二十帝,二百八十九年,建都長安,與漢朝並稱為歷代最富強盛世。當時文化優越,版圖遼闊,聲威遠播,對鄰近諸國有深遠影響。

⑶ 後唐(西元923~936)。五代諸朝之一。李存勗滅後梁所建,建都洛陽。廢帝時,為後晉石敬瑭所滅。歷三姓、四帝、十四年。為與李淵所建之唐朝有所區別,史稱後唐。

⑷ 南唐(西元937~975)。五代諸朝之一。始祖徐知誥,受吳禪,稱帝於金陵,國號唐,史稱南唐。國力在十國中最為強大。傳至其孫李煜,為宋所滅。

8. 中國的別稱。如:「唐裝」、「唐話」。《宋史.卷四八七.外國傳三.高麗傳》:「左曰唐樂,中國之音也;右曰鄉樂,其故習也。」《文明小史》第五二回:「逛過唐人街,隨便吃了一頓飯。」

9. 姓。如明代有唐順之。

注音: ㄊㄤ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唐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