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攏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ㄩˋㄏㄜˊㄌㄚㄐㄧㄣˋㄖㄨˊ:「ㄌㄨㄥˇㄐㄩˋ」、「ㄌㄚㄌㄨㄥˇ」、「ㄅㄧㄥˋㄌㄨㄥˇ」、「ㄎㄠˋㄌㄨㄥˇ」。
  2. ㄅㄧˋㄏㄜˊㄖㄨˊ:「ㄒㄧㄠˋ˙ㄉㄜㄏㄜˊㄅㄨˋㄌㄨㄥˇㄗㄨㄟˇ」。
  3. ㄕㄨㄌㄧˇㄖㄨˊ:「ㄌㄨㄥˇㄊㄡˊㄈㄚ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攏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ǒng
解釋:
  1. 聚集、靠近。
    【例】拉攏、靠攏、圍攏
  2. 整理、梳理。
    【例】攏鬢
  3. 總計。
    【例】攏總、攏共
  4. 一種用手將弦撫按的彈奏法。
    【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唐.白居易〈琵琶行〉)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ǒng
解釋:
[動]
1.聚集、靠近。如:「圍攏」、「靠攏」、「拉攏」、「他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2.整理、梳理。唐.韓偓〈信筆〉詩:「睡髻休頻攏,春眉忍更長。」
3.一種弦樂器彈奏指法。用手將弦撫按住。唐.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á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往上拉。
  2. [[動] ] 總攬。
音讀: ló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副] ] 都、皆、全部。
同義詞: 全、皆、總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