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曉莊師範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伍振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曉莊師範全名為南京曉莊試驗鄉村師範學校,是陶行知於民國十六年(1927)三月十五日以中華教育改進社的名義,在南京市郊區所創立的,並自任校長。在此之前,民國十四年江蘇義務教育期成會為造就鄉村師資,要求省立師範均須在鄉間設立分校與附屬小學。陶行知極為贊同此種主張,曾發表〔師範教育下鄉運動〕一文,強調鄉村師範學校負有訓練鄉村教師、改造鄉村生活的使命。他在另一〔地方教育與鄉村改造〕文中,更指出教育就是社會改造,教師就是社會改造的領導者,並說:「教師得人,則學校活;學校活,則社會活。倘使有活的教師,各辦一所活的小學,作為改造各個鄉村的中心,再以師範學校總其成,繼續不斷的領導各校各村前進,不出十年,必著成效。」陶氏的見解頗得蔡元培的支持,不但在曉莊師範成立之初,擔任該校的董事長,且大學院也定期給予資助。不僅如此,陶氏於民國十九年三月向江蘇省民政廳呈文要求將曉莊學校所在的江寧縣北固鄉,「完全畫作試驗鄉,予以試驗自由,歸敝校指導進行;凡村民及鄉鎮鄰閭長、工作人員,皆歸敝校負責訓練,以期早日實現民有、民治、民享之鄉村」,也獲得「嘉許所請」的批覆。
  民國十七年,試驗鄉村師範學校改名為曉莊學校,但一般仍習稱曉莊師範。其辦學宗旨為:根據中心學校辦法,招收中等以上各級學校末年級學生,加以特殊訓練,俾能實施鄉村教育,並改造鄉村生活。以「健康的體魄」、「農夫的身手」、「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趣味」、「改造社會的精神」為培養目標,使之成為「鄉村人民兒童敬愛的導師」。學校以生活教育理論為指導;以 「教學做合一」為校訓;「全部課程就是全部生活」,其內容分為:中心小學生活教學做,中心小學行政教學做,師範學校第一院務教學做,征服天然環境教學做,改造社會環境教學做。將教學、教育與生產勞動,以及政革社會的實踐結合為一體,培養鄉教師所需要的多方面的能力。反對教死書、讀死書,主張勞力與勞心結合,學校與社會血脈相通。並且把政治、經濟、教育打成一片,最後實現「教民拿民權以遂民生而保民族」的理想。
  曉莊師範後來發展為小學師範、幼稚師範兩院,中心小學八所,中心幼稚園五所,民眾學校三所,中心茶園二所,鄉村醫院一所,聯合救火會一所,中心木匠店一所,石印工廠一所,以及聯村自衛團等;至民國十九年因故停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曉莊師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