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邸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ㄧˋ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8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ㄉㄚˊㄍㄨㄢㄍㄨㄟˋㄖㄣˊ˙ㄉㄜㄈㄤˊㄕㄜˋㄖㄨˊ:「ㄈㄨˇㄉㄧˇ」、「ㄍㄨㄢㄉㄧˇ」、「ㄏㄠˊㄉㄧ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邸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高級官員的住所。
    【例】府邸、官邸
  2. 旅館。
    【例】客邸、旅邸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古代諸侯入京,朝見天子的住所。《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范雎)敝衣閒步之邸,見須賈。」《漢書.卷四.文帝紀》:「代王謝曰:『至邸而議之。』」唐.顏師古.注:「郡國朝宿之舍,在京師者率名邸。」
2.高級官員的住所。如:「府邸」、「官邸」、「私邸」。《漢書.卷六四上.朱買臣傳》:「初,買臣免,待詔,常從會稽守邸者寄居飯食。」
3.舊稱諸侯王。《北史.卷四三.列傳.張彝》:「王甚美其才,與河內張衡俱見禮重,晉邸稱為二張焉。」唐.元稹〈授薛昌朝等王傅等制〉:「擇才以佐諸邸,選士以列東朝。」
4.旅館。《宋史.卷四三○.道學傳.黃榦傳》:「時大雪,既至而熹它出,榦因留客邸。」
5.屏風。《周禮.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則張氈案,設皇邸。」唐.賈公彥.疏:「邸謂以版為屏風,又以鳳皇羽飾之,此謂王坐所置也。」
6.器物的底部。通「底」。《周禮.春官.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
7.姓。如漢代有邸桂,明代有邸鵬。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古代諸侯入京,朝見天子之住所。《說文解字.邑部》:「邸,屬國舍。」《史記.卷七九.范睢蔡澤列傳.范睢》:「(范雎)敝衣閒步之邸,見須賈。」《漢書.卷四.文帝紀》:「代王謝曰:『至邸而議之。』」唐.顏師古.注:「郡國朝宿之舍,在京師者率名邸。」
2. 高級官員之住所。《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列傳》:「諸王大人或前至,所在郡縣為設官邸,賞賜待遇之。」《宋史.卷二八一.列傳.畢士安》:「俄以本官知制誥,王請對願留府邸,不許。」
3. 舊稱諸侯王。《北史.卷四三.列傳.張彝》:「王甚美其才,與河內張衡俱見禮重,晉邸稱為二張焉。」唐.元稹〈授薛昌朝等王傅等制〉:「擇才以佐諸邸,選士以列東朝。」
4. 旅館。《宋史.卷四三○.道學列傳四.黃榦》:「時大雪,既至而熹它出,榦因留客邸。」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有僧房借半間,晚溫習經史,勝如旅邸內冗雜。」
5. 倉庫。南朝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盈衍儲邸。充仞郊虞,匭牘相尋,鞮譯無曠。」唐.長孫無忌《唐律疏議.卷四.平贓及平功庸》:「居物之處為邸,沽賣之所為店。」
6. 市場商店。《南史.卷五三.梁武帝諸子列傳.邵陵攜王綸》:「綸素驕縱,欲盛器服,遣人就市賒買錦采絲布數百疋……百姓並關閉邸店不出。」《新唐書.卷七.德宗本紀》:「禁百官置邸販鬻。」
7. 屏風。《周禮.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則張氈案,設皇邸。」唐.賈公彥.疏:「邸謂以版為屏風,又以鳳皇羽飾之,此謂王坐所置也。」
8. 器物底部。通「底」。《周禮.春官.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
9. 至、到。通「抵」。《史記.卷二九.河渠書》:「令鑿涇水自中山西邸瓠口為渠。」唐.張守節.正義: 「邸,至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履部》:「邸,叚借為抵。」
10. 姓。如漢代有邸桂,明代有邸鵬。《廣韻.去聲.薺韻》:「邸,姓。《風俗通》云:漢上郡太守邸杜。」
注音: ㄉㄧ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邸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