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界定問題測驗〕 - 教育百科
〔 | |
界 | |
定 | |
問 | |
題 | |
測 | |
驗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Defining Issues Test, DIT] |
作者: | 沈六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界定問題測驗〕於西元一九七四年,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教授雷斯特(J. Rest)所設計,為道德判斷測驗工具。道德判斷測驗工具的發展與設計,最早為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郭爾保(L. Köhlberg)的道德判斷測驗。雷斯特鑑於其恩師郭爾保的道德判斷測驗受了四項限制:(1)以晤談方式進行,每一受試者的反應各有其特性,缺乏結構性,不適宜作比較;(2)訪談人員的引導語如有不同,且評分人員的主觀判定,都可能導致結果的偏差;(3)受訪者的口語表達能力不同,會影響測驗的結果;表達能力較差的受訪者,無法將其道德判斷能力完全表露出來;(4)訪談與評分的方法與技巧皆須經過訓練,費時又費力。因此雷斯特依據郭爾保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的理論,略加修改,作為編製測驗工具的參考架構,設計出一套客觀而標準化的團體道德判斷測驗工具,稱之為〔界定問題測驗〕。 〔界定問題測驗〕為一套客觀而標準化的道德判斷測驗。測驗首先提出一個假設性的兩難情境;然後再提出十二項敘述;由受試者對每一個敘述在其做決定時的重要性的評定,而推斷受試者道德判斷的階段。此套測驗工具是為已具有相當文字運用能力的初級中學以上的學生而設計,因此編製道德判斷題目時,捨棄了郭爾保道德認知發展的第一階段的敘述,而包括二、三、四、五、六階段,並將第五階段區分為五A、五B等兩階段,另外又增加A和M兩類型的題目。A是介於第四和第五階段的階段;M則為考驗受試者是否認真作答的敘述。因此界定問題測驗共有道德認知發展第二、三、四、五A、五B、六與A、M等八階段特徵的敘述。 五A與五B的區別為其道德導向之不同,五B比五A更具普遍性,更能了解「法理與精神重於規則與文字」的道理。雷斯特的計分手冊,五A係為社會契約道德導向(the morality of social contract),五B則為直覺的人本主義道德導向(the morality of intuitive humanism)。 A特徵的敘述係指反建制(anti-establishment)的敘述。此種導向的受試者有反對現存社會體制而嚮往烏托邦式的社會的心理導向。此導向的道德判斷相當於第四和第五階段之間,故又可稱之為「四又二分之一階段」。 M特徵的敘述係為無意義的敘述。此種敘述自文字表面觀之,似乎冠冕堂皇,甚至危言聳聽;實際上卻是矯揉造作,而無道德判斷的意蘊。設計此項敘述的用意,乃在於了解受試者是否太過謹慎,或者只是就敘述較為複雜,而不加思索即作反應。 雷斯特的界定問題測驗共有六則道德兩難情境,每一情境之下有十二項敘述,每一項敘述都代表一個階段的特徵。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界定問題測驗〕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