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肇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蔡纓勳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肇論〕,後秦僧肇(384~414,一說374~414)的著作;今本〔肇論〕包括〔宗本義〕、〔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劉遺民書問〕及〔涅槃無名論〕等篇。〔大正藏第四十五卷〕其中〔宗本義〕一篇,從文義、句法及內容上來研究,疑非僧肇手筆,後世學者多有持此論者;〔涅槃無名論〕一篇,亦見疑於後代。最能代表僧肇思想的即〔物不遷論〕、〔不真空論〕及〔般若無知論〕。這三篇思想要義如下:
  〔物不遷論〕的主旨,從動靜變化的角度來論動靜一如的真理(元康所謂申俗諦之教)。動靜本不二,動不離靜,靜不離動,而惑者見動即執著動,見靜即執著靜。依元康注,全文分六節。來論證:(1)引經明物不遷義;(2)指物明物不遷義;(3)遣惑明物不遷義;(4)會教明物不遷義;(5)反常明物不遷義;(6)結會明物不遷義。要之,此種動靜不二的思想,乃是本於般若經緣起性空的精神而來,題目標為〔物不遷〕,只是對小乘學者執諸法無常而作。
  〔不真空論〕,此篇應為〔肇論〕思想的核心;旨在說明〔即萬物以自虛〕的真諦教,也即是闡明不真即空的理論。文中僧肇先批判般若學派一心無宗、即色宗、本無異宗的偏執,或執著有,或執著無,不如實了知非有非無的中道境界。僧肇深受龍樹般若中觀思想的啟發,以一切事物現象均是緣起法,不可說有,也不可說無,否則將流於常見或斷見,緣起的一切事物是假有不真實的,是無自性即空,故稱〔不真空〕。此外,僧肇又進一步提出「立觸即真」的觀念,開啟華嚴宗「事事無礙法界」的先河。
  〔般若無知論〕中,僧肇提出體用一如的原理。以般若的無知無用才是大知大用,世人有所知就有所不知,聖心體悟般若,故能「虛其心而實其照」,開展〔虛不失照,照不失虛〕的即寂即用,境智不二的般若慧。此外,並申述般若與真諦的關係:「言用,即同而異。」「其本是同,因為心境雙泯,無心於彼此」,但般若為能照,真諦是所照,所謂「般若有照境之力」、「真諦有發智之功」。「言寂,即異而同。」所謂「內(般若)雖照而無知,外(真諦)雖實而無相,內外寂然,相與俱無。」而歸結為「用即寂,寂即用」的用寂體一,境智不二。
  總之,上述三論中,〔物不遷論〕言俗諦、〔不真空論〕言真諦、〔般若無知論〕言般若慧。三篇其實是一體的,均不離龍樹中蠏之「空」,全論以般若空慧而開展真俗二諦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肇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