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卸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ㄑㄩˇㄒㄧㄚˋㄅㄢㄒㄧㄚˋㄖㄨˊ:「ㄒㄧㄝˋㄏㄨㄛˋ」。
  2. ㄈㄣㄐㄧㄝˇㄖㄨˊ:「ㄔㄞㄒㄧㄝˋ」、「ㄉㄚˋㄒㄧㄝˋㄅㄚㄎㄨㄞˋ」。
  3. ㄔㄨˊㄑㄩˋㄖㄨˊ:「ㄒㄧㄝˋㄓㄨㄤ」、「ㄒㄧㄝˋㄐㄧㄚˇ」。
  4. ㄐㄧㄝˇㄔㄨˊㄗㄜˊㄖㄣˋㄓˊㄨˋㄖㄨˊ:「ㄒㄧㄝˋㄓˊ」、「ㄒㄧㄝˋㄖㄣˋ」、「ㄊㄨㄟㄒㄧㄝˋ」、「ㄒㄧㄝˋㄗㄜ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卸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è
解釋:
  1. 將東西拿下或去除。
    【例】卸貨、卸妝、拆卸
  2. 解除、擺脫。
    【例】卸職、卸任、推卸責任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è
解釋:
[動]
1.把東西拿下或去除。如:「卸貨」、「卸妝」、「拆卸」、「卸下行李」。唐.李中〈維舟秋浦逢故人張矩同泊〉詩:「卸帆清夜碧江濱,冉冉涼風動白蘋。」
2.解除、推託。如:「卸職」、「卸任」、「推卸責任」。
3.凋謝、凋零。《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春開楊柳,秋卸梧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ià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除去、解除。
  2. [[動] ] 推卸。
  3. [[動] ] 把東西拿下或去除。
  4. [[動] ] 將剩餘貨品廉價推銷。
  5. [[動] ] 露出不名譽的事,丟臉。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停車解馬。或去車駕,或解馬鞍。《說文解字.卪部》:「卸,舍車解馬也。」清.段玉裁.注:「舍,止也。馬以駕車,止車則解馬矣。」《廣韻.去聲.禡韻》:「卸,卸馬去鞍。」《法苑珠林.卷九七.六度篇.布施部.通施》:「有婆羅門來乞馬,太子即卸車,以馬與之。」唐.杜甫〈王竟攜酒高亦同過〉詩:「自愧無鮭菜,空煩卸馬鞍。」

2.解下、解除。如:「卸貨」、「卸妝」、「拆卸」、「卸下行李」。唐.李中〈維舟秋浦逢故人張矩同泊〉詩:「卸帆清夜碧江濱,冉冉涼風動白蘋。」唐.岑參〈送郭司馬赴伊吾郡請示李明府〉詩:「安西美少年,脫劍卸弓弦。」

3.拆解。明.焦竑《俗書刊誤.卷一一.俗用雜字》:「脫衣解甲、拆屋下瓦……皆曰卸。」清.孫承澤《春明夢餘錄.卷三○.五軍都督府》:「下棋打雙陸的,斷了手;蹴圓的,卸了腳。」《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只見他兩手扳著看牆門,把身子往後一掙,那垛看牆就拉拉雜雜卸了半堵。」

4.凋謝、凋零。宋.吳文英〈塞翁吟.有約西湖去移棹〉詞:「紅衣卸了,結子成蓮,夭勁秋濃。」《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春開楊柳,秋卸梧桐。」

注音: ㄒㄧㄝ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卸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