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良莠不一 - 教育百科
ˊ
ˇ
ˋ
  • 漢語拼音 liáng yǒu bù yī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áng yǒu bù yī
解釋:
好壞參差,素質不一。《清史稿.卷二八四.覺羅滿保傳》:「閩、浙兩省棚民,以種麻靛、造紙、燒灰為業,良莠不一。」也作「良莠淆雜」。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良莠不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釋義:
猶「良莠不齊」。見「良莠不齊」條。01.《清史稿.卷二八四.覺羅滿保列傳》:「閩、浙兩省棚民,以種麻靛、造紙、燒灰為業,良莠不一。」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良莠不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良」指禾苗,「莠」指一種俗謂「狗尾草」的雜草,這種雜草常會混在禾苗之中生長,由於葉子相似,所以在未吐穗之前難以辨認。《孟子.盡心》︰「惡莠,恐其亂苗也。」意思就是,討厭莠這種惡草,因為害怕它會冒充禾苗,讓好壞難分。後來就以莠來比喻惡人,良比喻善人,兩者外表相似,混雜而居,難以區分。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如是我聞四》借狐神之口說:「至我輩之中,好醜不一,亦如人類之內,良莠不齊。」便說狐群之中,好壞不一,以借指人群之中,也是品行才能,高低參差。「良莠不齊」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後來用來比喻好壞參差,素質不一。
典源:
此處所列為「良莠不齊」之典源,提供參考。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如是我聞四》張鷟《朝野僉載》稱唐初已來,百姓多事狐神,當時諺曰:『無狐魅,不成村。』……其源流始末,則劉師退先生所述為詳。蓋舊滄州南一學究與狐友,師退因介學究與相見,軀幹短小,貌如五六十人。衣冠不古不時,乃類道士。拜揖亦安詳謙謹,寒溫畢,問枉顧意,師退曰:「世與貴族相接者,傳聞異詞,其間頗有所未明。聞君豁達,不自諱,故請袪所惑。狐笑曰:「天生萬物,各命以名,狐名狐,正如人名人耳;呼狐為狐,正如呼人為人耳,何諱(1)之有?至我輩之中,好醜不一,亦如人類之內,良莠不齊。人不諱人之惡,狐何諱狐之惡乎?第言無隱。」

〔注解〕 (1) 諱:音ㄏㄨㄟˋ,有所隱避的事物。
書證:
01.《清史稿.卷二八四.覺羅滿保列傳》:「閩、浙兩省棚民,以種麻靛、造紙、燒灰為業,良莠不一。」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良莠不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