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差不齊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ēn cī bù qí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參差不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ēn cī bù qí |
解釋:
雜亂不整齊。《文明小史》第三回:「不免就有點七零八落,參差不齊。」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參差不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釋義: 雜亂不整齊。#語出漢.揚雄《法言.序》。 △「良莠不齊」 |
|
典故說明:
「參差」是不整齊的樣子。在《詩經.周南.關雎》中,有「參差荇菜」一語,形容荇菜長短不一的樣子。用於人事方面,則可形容品質或才能高低不同。在所引典源漢.揚雄《法言.序》中,更在「參差」後衍以「不齊」二字,加強其義。揚雄是西漢後期的重要文人,口吃不善言談,以文章名世。《法言》一書乃揚雄仿《論語》所作,他在序中提到,自孔子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高低優劣相差甚大,應該以聖人之道加以衡量統一。後來「參差不齊」這句成語用來形容雜亂不整齊。
|
|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雜亂不整齊。 使用類別 用在「好壞參雜、雜亂不整」的表述上。 例句
|
|
辨識: 近義成語 犬牙交錯、良莠不齊、長短不一 形音辨誤 |
|
典源: #漢.揚雄《法言.序》仲尼(1)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一諸聖(2),譔〈重黎〉、〈淵騫〉。
〔注解〕 (1) 仲尼: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一諸聖:完全以聖人之道來衡量。,同「概」。〔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 |
|
書證:
01.漢.揚雄《法言.序》:「仲尼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源)
02.《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仲尼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
03.《續後漢書志.第二.律曆志中》:「天道參差不齊,必有餘,餘又有長短,不可以等齊。」
04.《朱子語類.卷四.性理一.人物之性氣質之性》:「命者萬物之所同受,而陰陽交運,參差不齊,是以五福、六極,值遇不一。」
05.明.無名氏《運甓記》第五齣:「逆風列寨,前後瞻顧,左右翼蔽,如有參差不齊者斬。」
06.《文明小史》第三回:「眾人見此情形,不免就有點七零八落,參差不齊。」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參差不齊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