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閉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ㄇㄣˊ
  • 部首外筆畫 3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ㄍㄨㄢㄕㄤˋㄏㄜˊㄕㄤˋㄖㄨˊ:「ㄅㄧˋㄇㄨˋ」、「ㄅㄧˋㄇㄣˊㄍㄨㄛˋ」。
  2. ㄗㄨˇㄙㄜˋㄅㄨˋㄊㄨㄥㄖㄨˊ:「ㄅㄧˋㄑㄧˋ」、「ㄅㄧˋㄙㄜˋ」。
  3. ㄊㄧㄥˊㄓˇㄐㄧㄝˊㄕㄨˋㄖㄨˊ:「ㄅㄧˋㄏㄨㄟˋ」、「ㄅㄧˋㄇㄨˋ」、「ㄍㄨㄢㄅ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關上、合上。與「開」相對。
    【例】關閉、閉目
  2. 阻塞。
    【例】閉氣、閉塞
  3. 停止、終了。
    【例】閉會、閉市、閉幕
  4. 禁止、斷絕。
    【例】禁閉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關上、合上。如:「閉門」、「閉目」。《禮記.禮運》:「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2.阻塞不通。如:「閉氣」、「閉塞」。《易經.坤卦.文言曰》:「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
3.停止、終結。如:「閉會」、「閉市」、「閉幕」。
4.禁止、斷絕。《左傳.僖公十五年》:「晉饑,秦輸之粟;秦饑,晉閉之糴。」《史記.卷二四.樂書》:「樂者,所以象德也;禮者,所以閉淫也。」
[名]
姓。如明代有閉魯。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關起來、封起來。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關門、合上。如:「閉門思過」。段注本《說文解字.門部》:「閉,闔門也。」《禮記.禮運》:「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北史.卷三五.列傳.王慧龍》:「閉目讀之,曲折其聲,有如歌詠。」宋.黃庭堅〈病起荊江亭即事〉詩一○首之八:「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

2. 閂門之孔、像九連環之器物。《禮記.月令》:「脩鍵閉,慎管籥。」《呂氏春秋.審分覽.君守》:「魯鄙人遺宋元王閉,元王號令於國,有巧者皆來解閉,人莫之能解。」

3. 掩蔽、隱藏。《莊子.繕性》:「非閉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發也。」唐.白居易〈青塚〉詩:「傳是昭君墓,埋閉蛾眉久。」

4. 防守。《國語.晉語二》:「釋其閉修,而輕於行道。」《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臣閉其外也已遠矣,而守其內已固矣。」

5. 阻塞不通。如:「閉氣」、「閉塞」。《易經.坤卦》:「《文言》曰: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西遊記》第一四回:「三藏道:『悟空,你想有些耳閉。』」

6. 禁止、斷絕。《左傳.僖公十五年》:「晉饑,秦輸之粟;秦饑,晉閉之糴。」《史記.卷二四.樂書》:「樂者,所以象德也;禮者,所以閉淫也。」

7. 停止、終結。如:「閉市」、「閉幕」。《禮記.禮運》:「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四回:「誰知這一家錢莊,恰在這一兩天內倒閉了,於是各債戶都告起來。」

8. 姓。如明代有閉魯。見《萬姓統譜》。

注音: ㄅ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閉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