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确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ㄕˊ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què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uè
解釋:
  1. 土地多石而貧瘠。通「埆」。
    【例】磽确
  2. 堅實。
    【例】确切、确實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uè
解釋:
[形]
1.土地多石而貧瘠。通「埆」。《淮南子.人間》:「有寑邱者,其地确石而名醜。」
2.微薄、粗略。《文選.左思.吳都賦》:「庸可共世而論巨細,同年而議豐确乎?」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墨翟執儉确之教,尹文課名實之符。」
3.確實、確切。通「確」。《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指切時要,言辯而确。」
[動]
角逐、爭取。《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李廣材氣,天下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确。」《新唐書.卷一九二.忠義傳中.張巡傳》:「君世受官,食天子粟,奈何從賊,關弓與我确?」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相關資料連結
南四縣
相關資料連結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土地多石而貧瘠。同「埆」。《說文解字.石部》:「确,礊石也。」清.段玉裁.注:「确即今之埆字。……墝埆,謂多石瘠薄。」《淮南子.人間》:「有寑邱者,其地确石而名醜。」《資治通鑑.卷二三九.唐紀五五.憲宗元和八年》:「況天德故城,僻處确瘠。」

2. 堅硬。唐.戴叔倫〈屯田詞〉:「麥苗漸長天苦晴,土乾确确鉏不得。」《遼史.卷一二.聖宗本紀三》:「輕萬乘之貴,逐廣場之娛,地雖平,至為堅确,馬雖良,亦有驚蹶。」

3. 微薄、貧乏。晉.左思〈吳都賦〉:「庸可共世而論巨細,同年而議豐确乎?」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墨翟執儉确之教,尹文課名實之符。」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卷下.雜說》:「其土高而水寒,其生物寡,其財确。」

4. 確實、確切。同「確」。《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列傳》:「指切時要,言辯而确。」《宋史.卷三二.高宗本紀九》:「贊曰:重以苗、劉群盜之亂,權宜立國,确虖艱哉。」

5. 角逐、爭取。《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李廣》:「李廣材氣,天下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确。」《新唐書.卷一九二.忠義列傳中.張巡》:「君世受官,食天子粟,奈何從賊,關弓與我确?」

⇒作「」形時,為@A02857

注音: ㄑㄩㄝ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确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