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一九八六年卡內基報告](美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arnegie Report 1986] (USA)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九八六年卡內基報告]指卡內基教育暨經濟論壇(Carnegie Forum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所贊助成立之美國教學專業特別小組(The Task Force on Teaching as a Profession)於一九八六年所提出的一分全美教育調查報告;該報告全名為[準備完成的國家:二十一世紀的教師](A Nation Prepared: Teachers for the 21st Century)。在該報告中,研究成員主張美國師範教育應大幅度改革,學校也應該重建等建議。
  自美國政府於一九八三年發表[危機中的國家](A Nation at Risk)教育報告書後,為了挽救美國在教育方面的落後,幾年內關於美國各級學校革新的研究報告,接連出現。一九八五年,全國卓越師範教育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 for Excellence in Teacher Education)發表了名為[師範教育改革的呼籲](A Call for Change in Teacher Education),美國教育改革的重點已由中等教育逐漸轉移至師範教育。一九八六年,荷姆斯小組(Holmes Group)與卡內基基金會的教學專業特別小組分別提出各自的教育報告書,為未來的教師培育繪出藍圖,前者所提出的是名為[明日教師](Tomorrow's Teachers)的報告,而[準備完成的國家]則屬後者。
  該報告首先體認到美國在世界市場中的競爭力日趨衰退,因而必須借助教育來解決這項危機。報告書中主張,必須建立一種制度,讓各處學區可以提供酬勞、自主權及生涯發展的機會給教師,以吸引優秀的教育人才投入教育事業。同樣,教師也應竭盡心力任教,提高教學標準,認真負起教導學生的責任。該報告強調教學環境應有改變,惟有具備受過良好教育的教師,才能承擔起設計未來學校教育之重責。所以在該報告中,特別小組提出了下列的要求:(1)建立一個全國的專業教學標準委員會(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er Standards),並與地方及州共同組成,以提出師資培育的高標準,並授與合格教師證書。(2)致力於學校重建,使學校真正成為一個教學的專業環境,讓教師具有充分的專業自主權。(3)重新組織教學的人力,特別是引進主任教師(lead teachers)制,以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準。(4)要求欲研習教育專業者,最起碼具有文理科的學士學位。(5)在教育研究所設立「教學碩士」科目。(6)運用國家資源,儲備少數民族的師資。(7)將激勵教師的誘因及學生的學習成就連在一起,並提供學校在教學時所必需的科技、服務與人力。(8)使教師行業能有與其他行業類似的薪俸及升遷機會。
  [一九八六年卡內基報告]及同年的[荷姆斯報告]是美國教育人士在察覺師範教育危機時,志願組成專業團體以深入探討各項問題的努力成果之一。他們均是從專業角度出發,來探討有關未來師資培育層級及課程、教師證書分級、教師專業自主權、教學專業標準、教師組織及教師薪資福利等問題,因此當其問世後,引起重大回響,並在美國各學校、大學及教育系所間引發許多討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一九八六年卡內基報告](美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