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緣木求魚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uán mù qiú yú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緣木求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uán mù qiú yú |
解釋:
爬到樹上去找魚。語本《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傳》:「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萬分,興化致理,譬猶緣木求魚,升山採珠。」《孤本元明雜劇.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進若緣木求魚。」也作「求魚緣木」。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緣木求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釋義: 爬到樹上去抓魚。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語出《孟子.梁惠王上》。 |
|
典故說明: 戰國時的齊宣王,因為仰慕春秋時齊桓公與晉文公的霸業,很想效法他們,便向孟子請教有關他們的事蹟。孟子說他沒聽說過,但可以為齊宣王講述如何以仁德統治天下。孟子認為,要以仁德統治天下,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去照顧、愛護百姓。可以先從尊敬自己的父兄、愛護自己的子弟開始,然後推及別人的父兄子弟,這樣就能治國、平天下了。如果不從這基礎開始做起,就想開疆闢土,使其他諸侯歸順而稱霸天下的話,正如同爬到樹上去抓魚,是不可能達成的。後來《孟子》原文的「緣木求魚」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 |
|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 使用類別 用在「方法失當」的表述上。 例句
|
|
辨識: 近義成語 水中撈月、竹籃打水、炊沙作飯、煎水作冰 形音辨誤 |
|
典源: 《孟子.梁惠王上》「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王曰:「否,吾何快於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王笑而不言。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曰:「否,吾不為是也。」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1)土地,朝秦、楚(2),蒞(3)中國而撫四夷(4)也。以若(5)所為(6),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注解〕 (1) 辟:同「闢」,開拓。 (2) 朝秦、楚:秦和楚為當時之強國,能使之臣服,自能稱霸。朝,音ㄔㄠˊ,使之來朝。 (3) 蒞:音ㄌ|ˋ,光臨、來到。此處有君臨、統治之意。 (4) 四夷: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總稱。 (5) 若:如此。 (6) 所為:指興兵結怨之事。為,音ㄨㄟˊ。 |
|
書證:
01.《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源)
02.《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劉盆子列傳.劉玄》:「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萬分,興化致理,譬猶緣木求魚,升山採珠。」
03.《三國志.卷二五.魏書.辛毗楊阜高堂隆傳.高堂隆》:「以若所為,求若所致,猶緣木求魚,煎水作冰,其不可得,明矣。」
04.《宋書.卷七二.文九王列傳.建平宣簡王宏》:「至於邊城舉燧,羽驛交馳,而望其擐甲推鋒,立功閫外,譬緣木求魚,不可得矣。」
05.唐.僧貫休〈行路難〉詩五首之一:「負心為爐復為火,緣木求魚應且止。君不見燒金鍊石古帝王,鬼火熒熒白楊裡。」
06.明.朱權《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進若緣木求魚。」
07.《封神演義》第三三回:「若想善出此關,大王乃緣木求魚,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也。」
08.《聊齋志異.卷六.狼三則》:「緣木求魚,狼則罹之,亦可笑已!」
09.《鏡花緣》第七回:「今處士既未立功,又未立言,而又無善可立;一無根基,忽要求仙,豈非『緣木求魚』,枉自費力麼?」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緣木求魚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陳雪麗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緣木求魚」出於〔孟子‧梁惠王上〕,記載孟子與齊宣王的對話;孟子揣測齊宣王想君臨天下的心意,卻不做使天下歸心的事務,比喻錯誤的方法,不會達到目的。孟子說:「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 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宣王問:「若是其甚與?」孟子說:「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 孟子告訴齊宣王,如果認為發兵攻打他國,就可以完成開闢疆土,讓秦楚來朝謁,君臨中國,安撫四方的夷狄的願望,就好像叫人爬到樹上去捉魚(或說希望喬木能生出魚來)一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結果必然徒勞無功。齊宣王不認為會這麼嚴重,因此孟子進一步闡釋說,爬到樹上去捉魚,頂多只是徒勞無功,不會對國家產生災禍,但是如果發兵侵犯其他國家,因而與他國結下仇怨,就一定會惹上殘民破國的災禍。 孟子主要的意思在告訴齊宣王,要想使齊國強大,以至臣服天下,將心思花在施行仁政、推廣仁恩上面,使四海歸心,自動的順服。若離開正道,只想用武力征服天下,便無異緣木求魚,不但徒勞無功,反而會給國家帶來災禍,是得不償失的事。 「緣木求魚」的比喻可以應用到任何事上,關鍵是要達到一個目的,必須用最適當的方法;若用錯了方法,不但無益,甚至有害。引申在教育上也是如此。例如教師要使學生學習,應該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學習目標、學習場合等因素,來決定適當合宜的教學方法,並教學生應用適當的讀書方法和學習方式,不要只是急功好利,造成「緣木求魚」的錯誤。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緣木求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