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畢達哥拉斯學說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ythagoreanism
作者: 湯梅英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580~490 B.C.)為希臘思想家,相傳出生在薩摩斯島(Samos)。據說他曾經去過埃及,受到當地及東方思想的影響,因而形成其獨特的學說,迥異於先蘇格拉底時期的思想家。
  畢達哥拉斯與其弟子在義大利南端的克羅頓(Croton),建立了一個類似宗教的團體,日後形成所謂畢達哥拉斯學派(Pythagoreanism)。團體中的成員過著共同生活,財產共有,刻苦修行,遵守清規,飲食齋戒。相信靈魂輪迴,世界的原質是數字,因其蘊涵萬有的和諧性;所以可以用數的形式來了解人生的內容,導引出宗教性的生活規範。
  由於畢達哥拉斯學說富有神祕性,其思想僅能透過別的文獻,和畢氏學派的斷簡殘篇中窺知一二。茲簡述其學說概要如後。
  畢氏學派認為哲學是人生道路的基石,並能導引靈魂的救贖,因此,哲學的中心是對生活形式及對宇宙的探討。畢氏曾以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為譬喻,認為生活中有三種人:第一種是為奪錦標而參加的運動員;第二種是懷著試探的心,雖然無法奪標,但以參加為榮;第三種則只是來觀看。畢氏指出第三種人才是真正的哲學家,因為哲學不是為功利或實用,而是求為知而知的學問,無所為而為的實踐。畢氏認為哲學是運用觀察和理性以獲得對宇宙的了解;由於宇宙自然天成的秩序與規律,蘊涵和諧之美,探索其中秩序、結構的完美,使人的本質更接近神聖;也就是說,哲學有助於超越肉體的限制,而臻神聖完美。因此,畢氏在哲學問題討論中,將宇宙生成與人生命運問題等量齊觀;而後更重視人生問題,認為人生在命運的輪迴中,唯有刻苦修行,才能脫離肉體的限制,獲得解脫,步入純精神領域。畢達哥拉斯的學說遂成為西方哲學宗教倫理的理論根源,並因輪迴的概念,而有了永恆的信念。
  此外,畢達哥拉斯曾說:「萬物都是數」,他認為世上的一切,都無法離開「數」,一切都可用「數」來解釋,如果能把握「數」的存在原則,即可掌握一切存有。然而,世界上並沒有「數」的存在,因此,畢氏是以超越現象界的限制,而以「形式」的意義去界定其存在的模式。畢氏學說中「數」實具有形式的意義,並與感官世界對立,甚至超越感官世界的另一種存在。故而畢氏對宇宙存在的看法,是以形式去超越實體,以數來涵蓋天地萬物。
  畢達哥拉斯是在現實世界中,建構出觀念世界的完美與和諧,在形式世界中,一切都是完美、和諧,以此和諧來超越現實世界的對立、予盾,而「數」的形式,不僅具和諧,且包羅萬事萬物。畢達哥拉斯曾以一到四的數目累加關係,說明十的來源,亦即十全十美的和諧代表。總而言之,畢氏能以抽象的語言,指出觀念世界的存在模式,不同於感官世界的具體事物。
  畢達哥拉斯的學說影響到日後柏拉圖二元論的宇宙架構;其宗教情操,奠定人性的尊嚴與價值,並建立了宗教倫理規範的基礎。此外,其弟子專心致力於「數」概念的發展,與哲學上「形式」的研究,以及對宇宙中的天文、地理的探討等,均有極大的貢獻。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畢達哥拉斯學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