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可萊,艾文 - 教育百科
尼 | |
可 | |
萊 | |
, | |
艾 | |
文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Nikolais, Alwin (1912-1993) |
作者: | 陳勝美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他是美國現代舞的舞者、教師和編舞者。1912年生於康乃迪克州的索辛頓(Southington)。年輕時曾擔任默片配樂及主持傀儡戲班的工作。默片與傀儡的機械感、滑稽感對他日後的創作不無影響。同時他也致力於研究繪畫、導演、戲劇燈光等工作。因此在他的舞蹈作品中,都由他自己總攬舞臺藝術的各種媒體,包括音樂、聲音、燈光、色彩、服裝、道具等,實是此時奠定之基礎。也因此造就他那獨一無二的現代舞形式,即把雕塑、繪畫、音樂、燈光和舞臺設計「平等地」和舞蹈融為一體的一種視覺藝術。他受教於韓亞.霍姆(Hanya Holm),不久旋即成為霍姆舞蹈學校的教師。之後師事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多麗絲.韓福瑞(Doris Humphrey)、查理斯.魏德曼(Charles Weidman)、路易斯.何斯特(Louis Horst)、荷西.李蒙(José Limón)等名師。於1939年完成全版的處女作《八路相逢》(Eight Column Line)。1948-1970年以紐約的亨利街劇場(New York Henry Street Playhouse)做為創作、實驗、表演和教學的根據地。提出了舞臺上表現的動作應包含形式(forms)、形態(patterns)、色彩(colours)、聲音(sounds)的舞蹈劇場觀念。1968年舞團赴法演出極為成功。他因此被法國政府邀請去主持在翁熱(Angers)的國立當代舞蹈中心(the Centre National de Danse Contemporaine)達十年之久。1989年與其得意門生莫瑞.路易斯(Murray Louis)共同成立路易斯-尼可萊舞團(Murray Louis and Nikolais Dance),並屢有佳作呈現。他的重要作品略舉如下:《面具、道具與動作》(Masks, Props and Mobiles, 1953)、《萬花筒》(Kaleidoscope, 1956)、《圖騰》(Totem, 1959)、《意象》(lmago, 1963)、《聖堂》(Sanctum, 1964)、《帳蓬與監獄》(Tent and Limbo, 1968)、《回聲》(Echo, 1969)、《結構》(Structures, 1970)、《腳本》(Scenario, 1971)、《洞室》(Grotto, 1973)、《軸畫》(Scrolls, Cross-Fade, 1974)、《寺院》(Temple, The Tribe, 1975》、《藝廊與鑄件》(Gallery and Castings, 1978)、《圖解》(Schema, 1980)、《Arc-en-ciel》(1987)、《人與結構》(Persons and Structures, 1984)、《接觸》(Contact, 1985)等。艾文.尼可萊的舞團曾於1976年、1979年兩度來台演出。 |
|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Selma Jeanne Cohen《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1998、Debra Craine & Judith Mackrell《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Dance》、歐建平《舞蹈名人錄》1997、《艾文.尼可萊舞團演出節目單》1976;1979。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尼可萊,艾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