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形成論 - 教育百科
語 | |
言 | |
形 | |
成 | |
論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Formative Theories of Language |
作者: | 詹棟樑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語言形成論,可分為兩種:一為「先天決定論」(innate determinism),一為「環境論」(environmentalism)。 先天決定論有兩種學說: 1. 先天語言能力說(innate linguistic ability theory):由語言學家杭斯基(Noam Chomsky)所提出,認為決定幼兒能夠說話的因素不是經驗和學習,而是先天遺傳的語言能力。其理論根據為: (1)兒童獲得語言的過程在四歲內就能完成,在這樣有限的時間內能掌握語言的基本語法現象,不可能是歸納過程的結果。 (2)語言是一種有高度組織性的抽象系統,而人類先天即具有普通語法能力,亦即對語言的語法有了解的能力。 (3)語言獲得的過程是由普通法則向個別法則轉化的過程,這個轉化是「由語言獲得配備」(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而完成的。 2. 自然成熟說(natural maturity theory):由美國生理學家倫內柏格(E.H. Lunneberg)所提出,他贊成先天決定論,但在理論基礎上,與杭斯基的理論不同。倫內伯格是以生物學和神經生理學作為理論基礎。其主要觀點如下: (1)生物的遺傳素質是人類獲得語言的決定因素,人類大腦具有其他動物所沒有的專管語言的區域,故語言為人類所獨有。因此語言是人類大腦機能成熟的產物。當大腦成熟達到一種語言準備狀態時,只要受到外界適當的刺激,就能使潛在的語言結構狀態轉變為現實的語言結構,語言能力就能顯露出來。 (2)語言以大腦的基本認識功能為基礎,人類大腦的基本功能是對相似的事物進行分類,語言的理解和產生都能分類。 (3)語言既是大腦功能成熟的產物,於是語言的獲得必然有一個關鍵期,即從兩歲至十一、二歲(一說為至十歲左右)為止。過了此關鍵期,即使給予訓練,也難以獲得語言。 環境論有兩種學說: 1. 模仿論(imitation theory):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波特(Gordon W. Allport, 1897~1967)所提出,認為兒童學習語言在於模仿成人,因此兒童語言是成人的翻版。其主要觀點為: (1)兒童學習語言在日常生活中與成人相處而習得。 (2)如成人不教給兒童語言,兒童便無從學習語言。 2. 增強理論(reinforcement theory):由美國行為主義的心理學家施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所提出,他在其所著〔語言行為〕(Verbal Behavior)一書中,提出了兩個主要論點: (1)功能分析:主張對語言行為進行功能分析,認為環境因素,即當場受到的刺激和增強歷程,對語言行為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對語言行為進行功能分析,即在辨別控制語言行為的各種變項,描述這些變項如何互相作用來決定語言反應。也就是說,只要能了解外界的刺激因素,就能精確地預測一個人會有什麼樣的語言行為。 (2)增強:語言學習的必要條件,也是使人的語言反應繼續發生的必要條件。增強刺激的出現頻率、出現方式,或停止出現,對於語言行為的形成和鞏固非常重要。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語言形成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