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徐階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井敏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徐階(1503~1583)字子升,號存齋,明松江華亭人。周歲墮於井,五歲墮括蒼嶺,皆得不死,人咸異之。階身材短小面貌白皙,善容止,性機敏而有權略,曾從王守仁門人遊學,於士大夫間頗有名聲。嘉靖二年(1523)登進士第三,授翰林院編修。時世宗採納張羅峰之議,欲去孔子王號並裁抑禮樂,階獨排眾議,以為不可,羅峰召階怒詰之,階抗辯不屈,遂斥為延平府推官。後遷黃州府同知,擢浙江按察僉事,又進江西按察副使,視學江西;其後歷任國子祭酒,禮部侍郎,太子少保、少傅,文淵閣、武英殿大學士等職,官至首輔,嘉靖、隆慶二朝之施政多所匡補。萬曆十一年卒,享年八十一歲;贈太師,諡文貞。
  徐階以為「親親、仁民、愛物」總而言之只是一個仁愛,〔大學〕絜矩亦只是一個仁心;學者須涵養此心,始能達到進退合宜的至仁境界。其論為學之根本,認為為學重在立志,亦即立心;志為百事之基,人只要能立志,無論為學、為善,只要一起心動念,無事不成。因人即為心,心即為理,故能治心者,即可通達於理,舉措合宜,知行實為一事;知運於行之中,如以主其行,行以實其知。但行亦須辨路徑,為學若誤入蹊徑,則入之愈遠,迷之愈深,終無至期。故學須辨路徑,若起始即在正道,縱行之不至,猶不至放失本心。
  徐階曾設講會於靈濟宮,使南野、雙江、松溪(程文德)分主之,學徒雲集至千人,為前所未有之盛況;然不久即沒落,盛況不復如前。徐階仕途多所建樹,有功朝廷;然亦有論者謂其以機巧用事,淪於霸術而不自知,全無儒者氣象。以教育觀點論之,階創辦講會、主張講學,有助於作育英才,或可補其為政之不足。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徐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