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意合情投 - 教育百科
ˋ
ˊ
ˊ
ˊ
  • 漢語拼音 yì hé qíng tóu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ì hé qíng tóu
解釋:
心意相通,感情融洽。《西遊記》第四二回:「自老孫當年與他相會,真個意合情投,交游甚厚。」也作「情投意合」。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意合情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yì hé qíng tóu
釋義:
即「情投意合」。見「情投意合」條。01.《西遊記》第四二回:「自老孫當年與他相會,真個意合情投,交游甚厚。」02.清.秋瑾〈致琴文書〉:「意合情投,惜相見之晚,相離之速,天各一方。」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情投意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情投意合」典源作「意同情合」。馮衍,字敬通,東漢辭賦家,京兆杜陵人,生卒年不詳。少時有奇才,博通群書。王莽時馮衍辭不肯仕。新朝末年入更始政權,後與鮑永歸降光武帝,但光武帝埋怨馮衍遲不歸降,所以未加重用。後來外戚陰興、陰就因敬重馮衍的長才,馮衍即與之交往,並被聘請為司隸從事。馮衍寫了一篇〈與陰就書〉,說自己與陰就「意同情合」,並感謝陰就提拔之恩。因光武帝剷除外戚勢力,馮衍也因此獲罪,免官歸里,閉門自保,潦倒而死。後來「情投意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的感情和心意相契合。
典源:
此處所列為「情投意合」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馮衍〈與陰就書〉(據《後漢書.卷二八上.桓譚馮衍列傳.馮衍》李賢注引)衍聞神龍驤首(1),幽雲景蒸,明聖修德,志士思名。是以意同情合,聲比(2)(則)〔相〕應也。伏見君侯忠孝之性,慈仁殷勤,論議周密,思慮深遠。顧以微賤,數蒙聖恩,被侯大惠。衍年老被病,恐一旦無祿,命先犬馬,懷抱不報,齎恨入冥,思剖肝膽,有以塞責。方今天下安定,四海咸服,蒙恩更生之臣,無所效其死力。側聞東平、山陽王壯當之國,擇除官屬,衍不自量,願侯白以衍備門衛。

〔注解〕 (1) 驤首:抬頭,比喻意氣軒昂。驤,音ㄒ|ㄤ,仰起。 (2) 比:音ㄅ|ˋ,和諧。
書證:
01.《西遊記》第四二回:「自老孫當年與他相會,真個意合情投,交游甚厚。」
02.清.秋瑾〈致琴文書〉:「意合情投,惜相見之晚,相離之速,天各一方。」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意合情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