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森林小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orest Elementary School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台灣小學體制外,提供另一種教育方式的小學。森林小學目前只在一個籌設的階段,稱為「籌設森林小學期前教學研究計畫」,於1989年九月宣告推行,是要提供一個家長、教師、學者及社會人士可以共同參與,並實現其教育理想的環境,使人本教育有徹底實現的可能。其基本理念是(1)以尊重人為原則,使學習成為一種快樂的經驗;(2)以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及人本教育哲學為基礎,不斷改進提昇教育品質,以發展學生潛能,促進學生知識及人格的充分發展;(3)以造就建全的「人」為目標,培養能充分實現自我,並能自我調適以適應社會,進而在社會中發生影響,促進社會進步的個人。其辦學精神為(1)廣泛利用各種資源:除了以大自然為教室,更利用現有的社教機構、文化中心、科學館、博物館天文台國家劇院及各事業專業機構醫院、工廠、銀行、郵局等為參觀學習的教室;(2)提供完整學習內容:除了課本的學習,也重視從大自然中學習生存的技能,以及由參觀旅遊及群體生活中提供教育機會;(3)尊重學生學習的意願:給孩子犯錯的機會和成長的時間與空間,鼓勵學生自我學習;(4)鼓勵各方參與:除專任教師及行政人外,也鼓勵家長、學生及關心的社會人士參與學校事務。
  目前森林小學學生並無學籍,因此必須寄放在其他學校。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森林小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作者: 張建成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森林小學為我國熱心教育改革的民間團體「人本教育基金會」,於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在臺北縣林口鄉大南灣段山坡地保護區所開辦的一項教學實驗計畫,全名是〔籌設森林小學期前教學研究計畫〕。嚴格來說,不是學校,唯一般社會大眾習慣上稱其為「森林小學」。這項體制外的興學措施,創辦之後,頗受各界矚目,後因原址位於保護區的土地開發限制,地上建物屬實質違建,乃於民國八十一年七月遷至臺北縣汐止山區白雲國小分校的一處廢校地,繼續推動預定的教育實驗工作。由於該計畫的實施,不符我國〔國民教育法〕等相關法令的規定,故其名稱及地位,迄今均未獲得政府或法理的承認。
  森林小學的創辦,係基於「人本教育」的理念,以尊重「人」為原則,以造就健全的「人」為目標,期望學生的知識與人格得到充分發展,經由自我實現與調適,以適應社會,促進社會進步。是以在辦學上,作了許多不同於一般「制式」小學的變革。舉例言之,課程內容除了數學、自然等少數科目採用部定教材外,其餘科目與一般小學不盡相同,而多以主題教案的形式呈現,如「人文地平線」、「生命的展現」等。教學時,大量採用討論、遊戲、看電影、旅行參觀等方式,注重視、聽、動的原則,協助學生獲得統整、快樂、完全、自主的學習經驗。
  但森林小學的學生,日後仍須回到體制內的學校去接受教育,以致部分家長每週末乃使兒童補習一般小學科目,以期跟上同齡學生的程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森林小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