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達派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á dá pài |
解釋:
一種歐美畫派。採貼裱法將印刷畫片、木片與機械零件等組成畫面。作品表現多半為幻想、象徵與嘲諷。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達達派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Da Da |
作者: | 方永泉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達達派(或譯為達達主義)是二十世紀初在蘇黎世、紐約、柏林、科隆、漢諾威和巴黎等地區興起的一種虛無主義運動。源起於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反動,並致力於摧毀既有生活和藝術價值:向人類宣布傳統藝術已經死亡,並對資產階級的價值觀念以及社會現象,提出最強烈的批判;同時攻擊所謂腐敗的藝術世界,認為中產階級將「藝術」視為高尚品味及取悅人的裝飾,藝術鑑賞家將之視為學院內的偏見,而藝術品經理人和收藏家則將之視為市場價格。為了抵制這種腐敗,達達派的藝術家們故意揶揄藝術品,或做出反藝術的行為,以修正人們對藝術價值的看法;這種反藝術的美學觀點,開啟了另一個新的美學領域,並對二十世紀的藝術,產生深遠的影響。 「達達」一詞在法文的意思是「木馬」,然而也許是它無意義的發音,或給人一種童稚的聯想,而被採用為反審美和反戰的專用名稱。達達旅者凡事以「否定」為起點,認為只有經過破壞才能建設,他們揚棄道德規範,輕視理智和邏輯,為了強調絕對的個人自由,以及證明反理性的優越性,將「偶發性」視為創作的精華。例如:從印刷品的殘篇斷章中任意拼湊詩句,或任意讓墨水在畫紙上流動,而形成自動性繪畫的技法;或是將零碎的照片拼貼在一起,並附以解說詞。這種得自立體派(Cubism)的拼貼手法,是達達藝術家最主要的表現手法;此外,他們視集體行動比個人的創作還重要,因它可摧毀藝術家身為孤寂的天才的形象,成為對大眾造成更大的衝激力,因此他們經常公開表演有意的無理性行為。而典型的達達聚會,則是在人聲沸騰中,有人朗誦詩歌,有人穿著奇裝異服群起舞蹈,並有人專門作出挑逗的動作以激怒觀眾,然後在一片騷亂、打鬥中結束。這些看似荒誕、反藝術、反文化教條的行動,正是典型的達達精神。 達達派是國際性的運動,首先誕生於瑞士的蘇黎世,然後在歐美各地掀起風起雲湧的浪潮,其主要先驅和領導人是杜尚(Marcel Duchamp, 1887~1968),一九一三年創作了他的第一件現成作品,亦即將一個自行車輪倒置在凳子上,這種打破藝術觀念的作風,正是達達的原型;同時他和畢卡比亞(Francis Picabia, 1879~1953)、雷伊(Man Ray, 1890~1976)同樣是紐約達達的核心人物。此外,蘇黎世達達的發起人之一胡森貝克(R. Huelsenbeck)將達達作風帶到柏林,使柏林的達達蔚為一股反政治的勢力;科隆達達的主要藝術家有恩斯特(Max Ernst, 1891~1976)和阿爾普(Hans Arp, 1887~1966),他們致力於富詩意的偶發性照相拼貼;漢諾威的達達則僅有施維特斯(Kurt Schwitters, 1887~1948)一人,他選用廢棄的紙張、木板及現成物創作,對日後的廢物藝術,影響頗深;最後多位達達藝術家匯集於巴黎,然也因意見紛歧和互相鬥爭而宣告終結,使得生自蘇黎世的達達派,直接由巴黎發起的超現實主義所代替。 達達派的貢獻,在於對藝術觀念的啟發,開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藝術發展,如普普藝術(Pop art)、行動繪畫(Action painting)和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且其獨創的技法,如自動性繪畫、拼貼法及現成物製作,也直接影響了超現實主義。總之,達達派可說是影響二十世紀藝術最深的藝術運動之一。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達達派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