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社會期許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cial Desirability
作者: 魏麗敏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社會期許」是指在評量個人的性格或態度行為歷程之中,個體常有「假裝完美」(fake good)的動機,因而常會作假,而傾向於選答能令人產生良好印象的內容,使之符合社會所接納或期許的心態,並不是個體本身真實的內在想法或性格態度。像這種在作答過程中,個人有意製造他人對其產生良好印象,卻非依照本身實際的想法或作法答題的反應心向,即稱之為「社會期許」。
  柯洛尼(Crowne)與馬洛(Marlow)在一九六四年曾提出社會期許反應的強度會跟個人的自我保護、團體讚許、團體服從及逃避批評等的一般需求有關聯;弗萊德遜(Frederiksen, 1965)則認為當個人遇到嚴重困擾或冀望他人的同情與協助時,在自我評量報告中可能會選答不利的答案,以使自己表現得比實際上更適應不佳,因而博得他人注意或同情。愛德華(A.L. Edward, 1975)亦認為個體有社會期許答題的反應心向,並不一定就是代表個體有意欺蒙他人,而可能是給別人一個好的外表或「外觀效應」(facade effect)的傾向,有時甚至填答者自己都沒有察覺到,這種反應和個人自我欺騙、不願面對真正的自我及不了解自己的特質有所關聯。此外,席蒙(Silverman)與蘇爾曼(Shulman)在一九七○年也指出社會期許的反應心態視個體受施測者的期許、自我保護、討好或打擊施測者的反應心態而改變,造成答題有偏差不實的現象。為了防止受測者欺騙或作假的反應,人格測驗中常編寫一些相當不確定或中性的題目編入試題中,以誘導受測者產生社會期許心態高低分數,例如「我有時會心情不好」或「我曾說過別人的閒話」等,如果作答結果社會期許分數過高,表示受測者在問卷中過度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或感受,該人格測驗的結果不盡可靠,而必須重作或作其他類型的人格測驗。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社會期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