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群因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roup-Factor Theory of Intelligence
作者: 陳嘉陽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群因論」是採心理計量法(psychometric approach)建立的智力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塞斯通(L.L. Thurstone)於一九三八年提出。此說雖屬因素分析的智力理論,並不強調智力的整體性,而認為智力可進一步分割成幾群不同的因素。塞斯通以當時常用的五十六種智力測驗測量大學生,發現在智力組成中並沒有像斯皮曼(C.E. Spearman)所說的普通因素;塞氏根據因素分析的結果得出七種主要智力因素,並將之命名為基本心理能力(primary mental ability, PMA),分別為:
  1.語文理解(verbal comprehension, 簡稱V):屬閱讀時了解觀念與字義的能力。
  2.語詞流暢(word fluency, 簡稱W):指在解字謎或文字押韻時能快速想出語詞的能力。
  3.數字運算(number, 簡稱N):屬運用數字及迅速正確計算的能力。
  4.空間關係(space, 簡稱S):指同樣的圖形改變方向時,空間關係判斷及方位辨識的能力。
  5.聯想記憶(associative memory, 簡稱M):屬兩件事相聯結的機械式記憶能力。
  6.知覺速度(perceptual speed, 簡稱P):指在視覺上能迅速辨別兩圖形間的相似性及相異處的能力。
  7.一般推理(general reasoning, 簡稱R):指從有限的狀況或某些資料中歸納出原則的能力。
  塞斯通認為這七種主要能力在智力的組成和測量上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並據此發展出第一個多元性向測驗組合(multi-aptitude test batteries),稱為基本心理能力測驗(Primary Mental Abilities Test, PMAT),為著名的智力測驗之一。此測驗所要測量的這七種能力,不像普通因素那樣普通,也不像特殊因素那樣獨特,它是屬於一般心智活動所共有的。從下圖可以了解此一觀念。
  
  在a圖中共有三個群因素:測驗1與測驗2是測量群因素V(語文理解);測驗2與3是測量群因素S(空間關係);測驗1與3是測量群因素N(數字運算)。在b圖中共有兩個群因素:一是測驗1與2所測量的群因素S,一是測驗3與4所測量的群因素M。
  塞斯通應用PMAT測量個人基本心理能力,並利用測驗上的剖面圖(profile)來分析一個人的智力運作情況,一時應用頗廣。他在這方面的研究對後來的團體性向測驗產生相當大的影響。然而,本測驗的預測力,不見得比用魏氏量表來測量一般智力好。塞氏想利用因素分析,來找出智力的基本元素的希望,顯然沒有完全達成,這有兩個原因:第一,他的基本心理能力不是完全獨立的。塞斯通將PMAT對很多兒童施測,獲得每一測驗的分數後,求出各分數之間的相關,結果顯示各種不同的測驗之間均有顯著的相關,這支持了斯皮曼的概念--在所有基本心理能力測驗中G因素可能仍然存在。第二,他利用因素分析找出來的因素個數,完全看選出的測驗題目的性質而定;有的研究者採用其他的測驗題目,得到了更多的因素,例如基爾福(J.P. Guilford, 1967)認為至少有一百二十個之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群因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