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朗誦調 - 教育百科
ˇ
ˋ
調
ˋ
  • 漢語拼音 lǎng sòng dià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ǎng sòng diào
解釋:
一種以語言音調為基礎吟唱性質的曲調。節奏自由、伴奏簡單,常用於歌劇、神劇等大型聲樂曲中。也稱為「宣情調」、「宣敘調」。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朗誦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citative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音樂類型名。一種以台詞的語句結構及節奏為主的朗誦式歌唱調,這種歌詞儘量採用中等的音高和音量,以便配合台詞的唸誦,用音樂來襯托朗誦的調子。早期的朗誦調常與歌劇、神劇和清唱劇產生關係,十七世紀初期的作曲家特別喜歡探索新的朗誦調風格,強調朗誦的情感表達,並用音樂陪襯,在孟特威特威爾第(C. Monteverdi, 1567-1643)的歌劇《奧菲歐》(Orféo)中,由女主角尤里狄斯(Euridice)唱出的告別詠嘆調《Possenti Spirto》辨識一個成功的例子。朗誦調從義大利傳到德國、法國和英國後來隨著不同的語言又發展出不同的特色。例如菩賽爾(Henry Purcell, 1659-1695)的朗誦調完全配合英語的腔調結構。盧利(J. B. Lully, 1632-1687)是第一位發展法國朗誦調的音樂家,受到法國十六世紀詩節(Vers Messure)的影響,其朗誦調極為講究節奏的準確性,調子的節拍隨著詩文而改變。十七世紀後期,義大利又出現一種稱為Recitativo Semplica或Recitativo Secco的朗誦調,它以緩慢的純低音樂器伴奏,結構比較不緊密,可容納快速朗誦的長篇台詞。那時的朗誦調有兩種功能:戲劇的功能和音樂的功能。戲劇功能是指戲劇情節的敘述和預告演出行動的發生。音樂功能用以轉調,作為前一首歌曲與後一首歌曲的過渡。另一種用管絃樂伴奏的朗誦調稱為Recitative Accompagnato或Recitative Stromentato。如以管絃樂伴奏,不只是和聲的襯扥,同時也提供明顯的旋律素材及動機,就稱為Recitativo Obbrigato。十八世紀用管絃樂伴奏的朗誦調是在劇情高潮的氣氛下由要角擔任演唱。為了使音樂和演出之行動更加緊湊,葛路克(C. W. Gluck, 1714-1787)的朗誦調全由管弦樂伴奏,這是它的歌劇改革觀點之一。十九世紀之後Recitativo Secco除了還存在於義大利喜歌劇之外,很少再有人創作。由於管絃樂在歌劇中的地位也日漸重要,到了威爾第(G. Verdi 1813-1901)時,他發展出說話體的歌唱調(Parlante)以配合管絃樂的演奏。華格納(R. Wagner 1813-1883)混和朗誦調和抒情調終止旋律觀念中,配以充滿動機的管絃主題。二十世紀的道白式發生法Sprechstimme或Sprechgesang可稱為另一種新的朗誦歌唱技巧,這種技巧不但注意說話的節奏同時也強調音的高度近乎平說平唱,荀貝格(A. Schöberg, 1874-1951)的《月光下的彼耶候特》(Pierrot Lunaire)便是一例。道白式發聲法似乎又和早期的朗誦調有同樣的目標 ── 以語調言詞來表達內心深度的情感。朗誦調也常為作曲家轉移到器樂曲中應用,造成一種模糊的仿語言效果,如艾曼紐.巴赫(C. P. Bach, 1714-1788)的鍵琴曲、海頓(F. J. Haydn, 1732-1809)的第七交響曲、貝多芬(L. van Beethoven, 1770-1827)的《第31號鋼琴奏鳴曲,op.110》和《第九交響曲》之結尾部,及白遼士(H. Berlioz 1803-1869)的《洛密歐與茱麗葉》,舒曼(R. Schumann, 1810-1856)的《兒時情景》(Kinderscenen)及荀貝格的《為管風琴而作的朗誦調變奏曲》(Variations on a Ecitative for Orfan)等。
參照: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朗誦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