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裝 - 教育百科
  • 部首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3
  • 漢語拼音 zhuā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ㄨˋㄖㄨˊ:「ㄈㄨˊㄓㄨㄤ」、「西ㄒㄧㄓㄨㄤ」、「ㄐㄩㄣㄓㄨㄤ」。
  2. ㄒㄧㄡㄕˋㄉㄚˇㄅㄢˋㄖㄨˊ:「ㄓㄨㄤㄒㄧㄡ」、「ㄓㄨㄤㄉㄧㄢˇ」、「ㄓㄨㄤㄅㄢˋ」、「ㄓㄨㄤㄕˋ」。
  3. ㄗㄨˇㄏㄜˊㄓˋㄖㄨˊ:「ㄓㄨㄤㄕㄜˋ」、「ㄓㄨㄤ」、「ㄓㄨㄤㄓˋ」。
  4. ㄍㄨˋㄧˋㄐㄧㄚˇㄗㄨㄛˋㄖㄨˊ:「ㄓㄨㄤㄙㄨㄢˋ」、「ㄓㄨㄤㄐㄧㄚˇ」、「ㄓㄨㄤㄅㄧㄥˋ」、「ㄓㄨㄤㄙˇ」、「ㄅㄨˋㄉㄨㄥˇㄓㄨㄤㄉㄨㄥˇ」、「ㄐㄧㄚˇㄓㄨㄤ」。
  5. ㄅㄚˇㄉㄨㄥ西˙ㄒㄧㄈㄤˋㄐㄧㄣˋㄑㄩˋㄖㄨˊ:「ㄅㄠㄓㄨㄤ」、「ㄓㄜˋ˙ㄍㄜㄒㄧㄠˇㄒㄧㄤ˙ㄗㄓㄨㄤㄅㄨˊㄒㄧㄚˋㄑㄩㄢˊㄅㄨˋ˙ㄉㄜㄈㄨˊ。」
  6. ㄒㄧㄥˊㄌㄧˇㄖㄨˊ:「ㄒㄧㄥˊㄓㄨㄤ」、「ㄓㄥˇㄓㄨㄤㄉㄞˋㄈㄚ」。
  7. ㄔㄥˊㄈㄤˋㄨˋㄆㄧㄣˇ˙ㄉㄜㄈㄤㄈㄚˇㄖㄨˊ:「ㄆㄧㄥˊㄓㄨㄤ」、「ㄍㄨㄢˋㄓㄨㄤ」、「ㄏㄜˊㄓㄨㄤ」。
  8. ㄕㄨㄐㄧˊㄓㄨㄤㄉㄧㄥˋ˙ㄉㄜㄒㄧㄥˊㄕˋㄖㄨˊ:「ㄆㄧㄥˊㄓㄨㄤ」、「ㄐㄧㄥㄓㄨㄤ」。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裝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āng
解釋:
  1. 包裹,將東西放進器物內。
    【例】包裝、裝箱
  2. 行李、行囊。
    【例】行裝、整裝待發
  3. 配置、架設。
    【例】安裝、裝設、裝機
  4. 修飾、打扮。通「妝」。
    【例】裝扮
  5. 衣服、服飾。
    【例】西裝、洋裝、古裝
  6. 假作。
    【例】裝病、裝糊塗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āng
解釋:
[名]
1.行李、行囊。如:「行裝」、「整裝待發」。
2.衣服、服飾。如:「便裝」、「西裝」、「洋裝」、「古裝」。
3.書籍、字畫等的釘定樣式。如:「精裝」、「平裝」、「線裝」。
4.物品包裹、盛放的方式。如:「散裝」、「瓶裝」、「袋裝」、「罐裝」。
[動]
1.包裹。如:「包裝」。
2.修飾、打扮。通「妝」。如:「裝點」、「裝扮」。唐.杜甫〈後出塞〉詩五首之一:「千金買馬鞭,百金裝刀頭。」
3.假作。如:「偽裝」、「裝病」、「裝糊塗」、「不懂裝懂」。
4.配置、安放、安設。如:「安裝」、「裝設」。《三國演義》第一○六回:「立砲架,裝雲梯,日夜攻打不息。」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填裝。
  2. [[動] ] 打扮成。
同義詞:
音讀: tso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衣服、服飾。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物品被包覆於內或置放於某器物中。如:「包裝」。《說文解字.衣部》:「裝,裹也。」清.段玉裁.注:「束其外曰裝。」《金瓶梅》第四五回:「月娘見他不肯,一面教玉筲將他那原來的盒子,裝了一盒元宵,一盒白糖薄脆。」《九尾龜》第二○回:「在秋谷想起來,不過少年好事,喜歡鬧玩意兒,要看看他箱內倒底裝的什麼,要這樣的避人眼目,原不是什麼歹心。」

2. 行李、行囊。《戰國策.齊策四》:「於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清.王士禎〈送涓來宗大伯〉詩:「歸裝但詩卷,長物有行縢。」

3. 衣服、服飾。如:「便裝」、「洋裝」。《後漢書.卷八○.文苑列傳下.禰衡》:「鼓史何不改裝而輕敢進乎?」漢.傅毅〈舞賦〉:「顧形影自整裝,順微風拂若芳。」

4. 書籍、字畫等裝訂樣式。如:「精裝」、「平裝」。《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浦郎把鎖捵開,見裡面重重包裹,兩本錦面線裝的書。」

5. 物品、包裹之盛放方式。如:「散裝」、「瓶裝」、「袋裝」、「罐裝」。

6. 修飾、打扮。通「妝」。如:「裝點」、「裝扮」。唐.杜甫〈後出塞〉詩五首之一:「千金買馬鞭,百金裝刀頭。」《儒林外史》第四○回:「沈先生只得依著女兒的言語,看著他裝飾起來。」

7. 假作某種動作、樣態或表情。如:「裝模作樣」、「裝病」。《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何道就假裝個要吐的模樣。」《紅樓夢》第一一三回:「也不言語,只裝鬼臉。」

8. 配置、安裝。如:「裝設」。《三國演義》第一○六回:「立砲架,裝雲梯,日夜攻打不息。」

注音: ㄓㄨㄤ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裝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袋仔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