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人力資本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uman Capital
作者: 蓋浙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力資本一詞係視人為一種資本財,此種資本財與物質資本(physical capital)在經濟發展中,居於同等的地位與重要性。
  經濟學家所謂之資本,過去是指物質資本而言,亦即單指廠房、機械設備及生產工具等。從不把人經由學習與訓練的結果,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視為是一種投資。當然,這並不表示經濟學家不重視「人」在構成國家財富上的重要性,而是因為在經濟學理論中,一向都將勞動者看作是一種基本的同質生產要素。在古典的觀念中,認為每個人都具有從事粗陋的手藝工作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彼此相等能與生俱來。因此,對於這種相等的勞力在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中就都假定為同質的。過去經濟學家所以持這種的態度與看法,乃是因為他們認為「人」不可以成為投資的對象,因而也不接受「人力」可以成為「資本」的觀念。此一看法,正如著名經濟學家舒爾滋(T.W. Schultz)所言:「經濟學家不明白地將人力資源視為資本的一種形態、一種生產工具、投資的產品,就使得傳統的勞動概念得以保存下來」。
  過去,經濟學家視人力資本是一種抽象的經濟觀念,因此,其所有權是屬於個人。經過國家及個人長時期累積投資後,則其與社會融為一體,所表現的知識與技能,對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及文化繁衍,有很大的影響。
  為「資本」定義開拓新的領域,而奠定「人力」與「資本」合而為一的概念,首推費舍(I. Fisher)。他主張資本應指隨時產生一系列勞務者或是隨時產生一系列勞務的主體,人在接受學習與訓練之後,由於變成一種能隨時產生一系列勞務的客體,因此人才可能成為一種資本。這種資本取決於人隨時產生一系列勞務的能力;即資本源於能力,故稱之為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在費雪爾的資本定義下,人力與資本獲得強而有力的結合。
  對人力資本概念確立不疑者為舒爾滋,他在一九六○年全美經濟年會中發表[人力資本投資](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一文,認為經濟學家分析資本,最嚴重的錯誤,就是忽略了人力資本。如果經濟學家當年不依照馬歇爾的看法,而遵照費舍的資本概念,就不會忽略人力資本。馬歇爾(A. Marshall)在他的[經濟學原理]中雖然也表示在所有的資本之中,最有價值的就是對人投資而形成的資本,但是儘管如此,他認為這只不過是從抽象與數理的觀點來看人的活動所產生的後果,毫無疑問人是資本,但是在實際分析中市場上並未視為資本,如果真的將「人」視為「資本」來處理,是不可思議的。
  雖然有很多人認為教育的基本目的,是文化涵養而不是經濟。如果將教育當成是一種創造資本的方法,會貶低人格,而且也不道德。舒爾滋對於持這種看法的人並不贊同:他認為把教育視為一種活動,可以增進人力資本,並不否定上述論點的正確性,只是說教育除了有文化的功能與價值外,還具備另外一種功能,就是可以提高一個人工作的能力,工作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加國民所得。所以教育文化、經濟效果應該是共同而不是互斥。他對人力資本觀念的闡釋,深受經濟學家的重視與肯定。
  在經濟發展中,人力資本所以會受到經濟學家的重視與肯定,是由於人力資本投資,其不同於物質資本者,特性有四:折舊緩慢、移動性大、風險性小及報酬率的高低非人力投資唯一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人力資本投資後是報酬遞增,而物質資本投資後則是呈現報酬遞減。
  至於人力資本投資的方式,一般而論有四項,分別為:正規教育、在職訓練、勞動者的營養與健康及勞動者的休閒活動。其中,教育與訓練是被公認為提高人力素質與就業最有效的途徑,至於後兩項,如果對勞動者也能夠加以實施,亦有助於勞動生產力的增加。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人力資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