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文化地理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ultual Geography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文化地理是就地理狀況和人類文化的關係著眼,探討物理環境和人的關係以至文化的形成和文化類型,包括物理環境的性質、變化與人類定居的選擇,和文化發展所受的地理因素之影響。
  文化地理的開始在探討人和物質環境的關係,在這方面以我國〔周禮〕所載的材料是最好的例證。我國教育史通常以司徒為最高的教育行政長官,即〔尚書〕中載舜命契為司徒,以「敬敷五教」。到〔周禮〕中所載的大司徒的職務,固然責在教育,卻還負責許多與教育相關的職務,其中的一項是大司徒掌管全國地理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方圓之數,辨別山林川澤與高低地勢,畫分田野和人民定居的區域,進而了解到地理環境對居民的影響,在人體外形方面便有差別。列舉出生於山林地帶的,其人多毛而體方;生於川澤地帶的,其人黑而潤;生於丘陵地帶的,其人體圓而長;生於墳衍地帶的,其人白皙而瘦;生於低窪地帶的,其人肥胖而矮。
  地理環境和人的關係自應以和民生有關的狀況為主,即是最重要的經濟條件。中華民族自開始定居於黃河流域,以農業為主,〔周禮〕中即就五種地理狀況,列出各地出產的動植物。在農業之外,因居住地擴展,生活的行業也隨而增加,由物質生活的職業教育(〔周禮〕中為大司徒的職責之一)延伸到品格陶冶,合物質與精神二者孕育出中華文化。
  從世界地理來看,在歐洲國家中,德國頗為重視文化地理,英法則否。文化地理的研究,多在人類居住區的擴張,人類所造成地球表面的改變,都市文明與鄉村文化,非物質文化(如語言宗教等),文明與文化的根源及擴展,和環境的文化評價等。
  在文化演進的過程中,地理環境的差異產生許多文化類型。然而任何文化的發展,不能缺少物質基礎,即是必須自所居的地理環境取材。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前,世界人類多數相信地球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有恣意浪費的意向,近年方覺悟地球資源將有枯竭之時,出現節省資源、保護地球之說,於是生態學頗為盛行,對維持自然生態,已起而實行;唯因工商業發達,人又趨於物質享受,世界各地交通便利,物資運輸迅捷,增加消耗量,地球表面以至隱藏於地下的物質,因大量消耗而減少而改變,使原來由地理環境孕育文化的狀況,進入於文化改變地理的階段,是值得人類深思的問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文化地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