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歐洲中心主義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urocentrism
作者: 蘇永明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今天我們生活中的一些標準不少是由歐洲人所定的,如公元的紀年是根據基督教的用法,以耶穌誕生的年代為元年(事後發現耶穌的誕生應是公元前四年)。現在所通行的地球經緯度在1851年定案,是以英國倫敦的格林尼治(Greenwich,以往的中譯「格林威治」在發音上是錯誤的)天文台為零度線(prime meridian),代表世界的中心。可是國際換日線(International Date Line)卻又移到人煙稀少的太平洋上,沿著東經180度而調整。照理,零度線應該就是國際換日線,可是,這麼一來東倫敦和西倫敦的人就同時生活在不同的一天,這代表了英國當時的霸權,之前對於經緯度各國有各種不同的畫法。這種霸權一直要到二十世紀末期由於對殖民主義(colonialism)的指控時,才製造出「歐洲中心主義」這一個負面的名詞。   歐洲的興起可以追溯到15世紀左右,由於新航路、新大陸的發現,接著產生科學革命、工業革命與商業革命等,這些革命所帶來的科技和生活的舒適,使得他們自以為是代表人類文明的最高階段,並且利用船堅砲利到處去殖民,使得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幾乎都成為他們的殖民地。可是,他們卻自以為是在替天行道,將高級文明傳到落後地區。英國詩人吉卜林(Rudyard Kipling)甚至還有「白種人的負擔」這首詩來歌頌此一「義舉」。事實上,這裡所指的白人只有他們英國人自己,別的白人不算。當時正是英國的殖民地帝國如日中天之時。歐洲中心主義一詞的出現是在1970年代,馬克思主義學者Samir Amin把它界定為一種意識型態,而之前Euro-centric這個形容詞則有德國的右派學者Karl Haushofer在1920年就已使用。從後殖民的角度來看,歐洲的擴張是要被譴責的。這也可以從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於1492年發現美洲新大陸的意義來看,在1892年正值殖民主義的高峰,歐洲大肆慶祝,並預測在五百週年紀念時會有更大型的慶祝會。結果到了1992年時已在後殖民的檢討下備受攻擊,不敢再高調的慶祝了!   在教育上,我們應該反省是否在助長這種歐洲中心論,尤其是對英語的學習已是無可避免。但是,在心態上應該是為了知己知彼和溝通,而不是崇洋媚外。可是,今天在臺灣滿街的汽車,即使是國產車也不敢以中文為型號,影歌星也以取英文名字為尚。在商業炒作之下,基督教的耶誕節也好像是全民的節日,小學教室裡也都布置了聖誕樹。這如果是為了教導多元文化則還有教育價值,但對其他宗教也應有相同的對待。另一方面,在反省歐洲中心論時除了要持平的對待外來文化,也應反省自身的文化,雖然要肯定自己,但也不宜過度自大而變成霸權,走向相同的老路。尤其,在對待自己文化中的弱勢和少數族群,更要讓他們有受尊重的感覺,這才是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歐洲中心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