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紀錄影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ocumentary Film
作者: 盧非易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以電影影片記錄真實人物、環境、事件或活動的原貌,避免虛構或過度之編撰,稱之為紀錄影片。紀錄影片(或稱紀錄片)一詞係由約翰.格里森(John Grierson)於一九二六年提出,其義源自法文Documentaire,即遊記(Travelogue)之意,恰反應了早期紀錄片多為旅遊紀實之特質。格氏闡釋紀錄電影為「對真實之創意性處理」,認為適當之選材與剪輯實不可避免。因此評析紀錄片時,自不免探討攝製者對事件真相處理之忠實程度等問題。
  世界紀錄片聯盟(The World Union of Documentary)將紀錄片定義為:以實地拍攝之方式紀錄真實發生的事件,或以真誠無私的態度重新建構過去事件的影片。這些影片應該動之以情,或說之以理,以激起並增進人們對事件之認知與了解。同時,並應忠實地展現出事件的問題所在與其解決方式。
  由於紀錄片之形式太多,難以籠統論斷,因此有些論者便提出不同名稱來定義紀錄影片,例如巴桑(Richard Barsam)便提出「非虛構影片」(non-fiction film)來界說紀錄影片;而其他人士則提出不同之名詞,如宣傳紀錄片(Propaganda documentaries)、教育紀錄片(Educational documentaries)、前衛紀錄片(Avant-garde documentaries)、實驗紀錄片(Experimental documentaries),甚或新聞片(Newsreels)、旅遊紀實片(Travelogues)、彙編影片(Compilation films)等等,以區分不同功能性質之紀錄影片。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紀錄影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Documentary Film
作者: 林麗娟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紀錄影片為記錄具有歷史價值之實景、實物、實事之影片。紀錄影片的歷史源自於19世紀末,1895年盧米爾兄弟(Lumiere Brothers)首度製作為時一分鐘之紀錄片""Arrival of a Train at Ciotat Station"",當時的觀眾深感這種新媒體提供的真實感及其所具之發展潛力。1889年美國製片的拓荒者,愛迪坐(Edison)亦相繼拍攝""President McKinley's Inauguaratioon"",影片開始漸受大眾矚目。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軍隊及政府因軍情報導之需而廣泛利用這種媒體提供實際而珍貴之紀錄鏡頭。當時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便宜之16mm(毫米)攝影裝備因符合了戰地記者們之特別需要而盛行。二次世界大戰之後16mm影片放映機也因播放戰爭期間所記錄的珍貴歷史鏡頭面廣泛使用,至今這種規格的影片仍沿用於紀錄片的製作。
  紀錄影片製作之不同在於拍攝者較難掌握故事發生之地點與時間;對於拍攝時所能提供之環境狀況,例如聲音、影像、燈光的控制,與天候的配合亦很難掌握。而由於取材自實際之景物與過程,有時難免會同時涵蓋一些無關的影像與聲音,拍攝後的剪接與說明有助觀眾注意到影片所表達的要點。
  紀錄影片之所以異於其他種類的影片乃在於其拍攝的內容全屬事實,而非人為特效處理之作品。紀錄片之製作原則在於拍攝者對於拍攝之內容必須提供公正不偏的報導。其職責在於陳述事實真象,對於事件不作價值之判斷;是非價值之判斷完全由觀眾本身來詮釋。由於其真實之特質,這類影片依其使用場合而以不同型態呈現,對於大眾各具其獨特的教育、宣傳與說服等衝擊。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紀錄影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