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豺狼塞路 - 教育百科
ˊ
ˊ
ˋ
ˋ
  • 漢語拼音 chái láng sè l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ái láng sè lù
解釋:
比喻奸人獨攬大權,胡作非為。《北史.卷一二.隋煬帝等本紀.史臣曰》:「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盜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歸。」也作「豺狼當道」。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豺狼塞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chái láng sè lù
釋義:
猶「豺狼當道」。見「豺狼當道」條。01.《北史.卷一二.隋煬帝等本紀》:「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盜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歸。」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豺狼當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豺狼當道」原作「豺狼橫道」。「豺狼」是兩種貪狠殘暴的野獸,用來比喻狠毒的惡人。《漢書.卷七七.蓋諸葛劉鄭孫母將何傳.孫寶》中記載,漢成帝時,侯文因為性情剛正,不願與他人同流合汙,因此常以身體不適為由,不願出來當官。當時京城首長孫寶很欣賞他,與他結為布衣交後,任他為東部督郵,糾舉轄區內不法之事。有一天,孫寶問他:「現在要開始剷除惡人,轄區內有這樣的人嗎?」侯文回答:「有,霸陵杜穉(ㄓˋ)季。」孫寶因為和杜穉季有淵源,不想辦他,便問:「還有誰嗎?」侯文說:「豺狼橫道,不宜復問狐狸。」意思是豺狼橫行,要抓就要先抓為害最大的,其他小狐狸不必先費心。指除害要先從大害著手,所以這裡侯文用「豺狼」比喻杜穉季這個大惡人,要整肅就得先從他辦起。後來「豺狼當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壞人橫行作惡。後亦用以比喻奸人掌握大權,專斷橫行。
典源:
此處所列為「豺狼當道」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七七.蓋諸葛劉鄭孫母將何傳.孫寶》孫寶字子嚴,潁川鄢陵人也。……徵為京兆尹。故吏侯文以剛直不苟合常稱疾不肯仕,寶以恩禮請文,欲為布衣友,日設酒食,妻子相對。文求受署為掾,進見如賓禮。數月,以立秋日署(1)文(2)東部督郵(3)。入見,敕(4)曰:「今日鷹隼始擊(5),當順天氣(6)取姦惡,以成嚴霜(7)之誅,掾部(8)渠(9)有其人乎?」文卬(10)曰:「無其人不敢空受職。」寶1(1)曰:「誰也?」文曰:「霸陵杜穉季。」寶曰:「其次。」文曰:「豺狼1(2)橫1(3)道,不宜復問狐狸1(4)。」寶默然。

〔注解〕 (1) 署:簽寫。 (2) 文:侯文,西漢人,生卒年不詳。性剛直不苟合,稱疾不朝。孫寶為京兆尹,請為布衣交,後任其為東部督郵。後寶免官,文遂不仕,卒於家。 (3) 督郵:官名。漢置,郡守佐吏,掌郡內督察糾舉違法之事。每郡分二至五部,每部置督郵一人。 (4) 敕:命令。 (5) 鷹隼始擊:鷹、隼開始獵物。隼,音ㄓㄨㄣˇ,鳥綱鷲鷹目。性情敏銳,飛行速度極快,獵人常養來幫助捕獵鳥兔。鷹、隼在此比喻嚴吏。 (6) 天氣:季節時令。 (7) 嚴霜:寒霜,比喻嚴厲。 (8) 掾部:指侯文所主之東部轄區。掾,音ㄩㄢˋ,官府。 (9) 渠:豈,通「詎」。 (10) 卬:音|ㄤˇ,通「仰」,抬頭向上。 (11) 寶:孫寶,字子嚴,西漢潁川人,生卒年不詳。以明經為郡吏,薦為議郎,遷諫大夫。成帝時歷任益州、冀州刺史,拜廣漢太守,政績佳,吏民稱頌,後為京兆尹。哀帝時徵為諫大夫,遷司隸。尚書僕射鄭崇下獄,寶為之申冤,免為庶人。平帝時復起為大司農,後坐免,終於家。 (12) 豺狼:兩種貪狠殘暴的野獸。比喻狠毒的惡人。 (13) 橫:音ㄏㄥˋ,橫行。 (14) 狐狸:狐狸生性狡猾多疑,故多用來比喻狡詐而作惡多端的壞人。
書證:
01.《北史.卷一二.隋煬帝等本紀》:「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盜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歸。」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豺狼塞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