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英百科全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作者: 胡述兆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大英百科全書]第1版於1768-1771年在英國的愛丁堡(Edinburgh)問世,全書僅3冊,共2,600多頁。1902年該書版權賣給美國,並在美國發行第10版,由芝加哥大學聯合加拿大與英國多所著名大學負責編務,故無論其版權與內容均已與英國沒有直接關係,所以繼續使用此一名稱,乃因其業已舉世聞名之故。
  現在印行的為[大英]第15版(1974年開始),其正式名稱為[新大英百科全書[(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並非有意改名,而是其內容已大幅修改,故世人仍以[大英百科全書]稱之。1986年,大英公司又耗資56,000,000美元,對其內容大事修改,但仍為第15版。依1990年資料,該書共33冊,給30,000頁,都44,000,000字,全書計有插圖24,000幅,地圖1,000多張,涵蓋87,000個主題,共有420,000索引辭目。
  全套書分為4部分:
  第1部分稱為「條目簡編」(Micropaedia),列為全書的第1冊至12冊,包括數百字至3,000字不等的簡短條目60,000多條,這一部分相當於一部小型百科全書,它提供了人類知識重要的事實資料,供作簡明而迅速的參考。
  第2部分稱為「條目詳編」(Macropaedia),列為全書的第13至29冊,共17冊,包括長篇大論的條目4,700多條,乃[大英百科全書]的靈魂所在。有些條目與專書無異;例如「中國史」(China, History of)條,就超過100頁,他如「基督教」(Christianily)、「教育史」(Education, History of)等條,亦各在100頁左右。[大英]一向以析論詳細的學術性條目著稱,此一傳統自第1版以來一直維持不變,這也是它在世界上盛譽不衰的主因。
  第3部分為「百科類目」(Propaedia),僅1冊,將人類知識分為15,000多個主題,也可以說是知識的綱要,並註明其出現的卷次、頁碼及欄位,相當於全書的總目次。
  第4部分為索引,列為殿後的3冊,包含420,000個款目,全書中的大小主題及辭目均涵蓋在內。
  [大英]第15版號稱百科全書製作上的革命,自14版於1929年問世後不久,即籌畫發行新版,正式籌備工作始於1947年,歷經27年,始於1974年完成,前後動員各科專家4,300餘人,來自130多個國家,每一主要條目之後,均註明撰述者的姓名,以示其負責與權威性。在「條目詳編」的各條之後,多有參考書目,供讀者進一步研究。
  由於百科全書全面修改十分不易,在新版與舊版之間,多以發行年鑑的方式補充新資料,[大英百科全書]亦不例外。[大英百科全書年鑑](Britannica Book of the Year)每年出版一次,除提供過去一年世界各地每月所發生的大事紀要外,並約請專家或原執筆人,針對原書中重要主題的新發展,加以補充,以保持其新穎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大英百科全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