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映像理論 - 教育百科
映 | |
像 | |
理 | |
論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Abbild-oder Widerspiege-lungstheorie |
作者: | 楊深坑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映像理論是一種以唯物主義為基礎的知識理論,其說以為人類的知識係外在客觀世界反映在人類意識中的影像。 映像理論的先驅可以遠溯古希臘的原子論派哲學家德謨克里特斯(Democritus, 460~370 B.C.),他認為宇宙萬物均由原子構成,原子有各種不同形狀、大小,不同種類原子安排在不同秩序與位置就形成事物之不同性質。事物會依其性質顯現不同形象,與人類同性質的原子接觸,就形成人類的知識。 映像理論的進一步發展是十七世紀英國的唯物感覺主義和十八世紀法國的唯物主義。英哲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1679)以為物體的特性是運動,運動的物體作用於人體就產生各種知覺與觀念。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認為物體有初性(primary quality)和次性(secondary quality)之分,初性是指物之大小、形狀、數量、運動等,次性是指物之色、香、味等性質。對於初性的知覺與觀念是人類與物體直接接觸的結果;次性的知覺與觀念則為次性作用於人的感官所產生。洛克認為人類的心靈如白板,沒有所謂先天的觀念,所有的知識均來自感覺經驗。 法國唯物論者赫爾巴哈(Paul Henri Holbach, 1723~1789)更進一步打破初性與次性之分,認為所有知覺與知識都來自物體的運動。一七七○年赫爾巴哈出版〔自然的體系〕一書,就以為物質與運動是所有存有的核心,實在界只不過是物質顯露於時間與空間之中而已。任何複雜的現象都是單純運動的結果,也因而可以回溯到單純的運動。自然之中眾多的現象作用於人的感官就產生了各種印象與知覺。眾多的現象既均由單純的運動變化產生,運用數學處理各個運動變化之原理法則就成為知識系統。艾爾維修(Claude Adrien Helvetius, 1715~1771)則將映像理論運用於教育理論,主張教育萬能論,認為人與人之間認識能力的差異主要歸因於機體完美的程度,教育科學的任務在於研究安排一種最適合人類機體發展的情境,使人的能力能夠充分開展。 馬克斯(Karl Marx, 1818~1883)將映像理論置於社會實踐的過程來解釋,認為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是決定外在事物映照於人類意識的基礎,實踐也是用以檢驗映像和事物原來的形態是否一致的規準,如果不一致,則進一步修正。作為映照工具的人類意識或認知官能不只是生物演化過程的結果而已,更是整體社會實踐發展過程的產物。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映像理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