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原子論 - 教育百科
ˊ
ˇ
ˋ
yuán zǐ lù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uán zǐ lùn
解釋:
主張宇宙間的物質都是由極小的微粒原子所構成,且原子亦是物質可分離之極限的理論。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原子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tomism
作者: 林永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原子論為西元前五世紀希臘哲學家劉西布斯(Leucipus, 480 or 470 B.C.~ )所提;其說認為宇宙本質為原子(atom),希臘字原意為細而不可再分。宇宙萬有為無數原子運行而構成,萬有之生成或毀滅,在於原子的聚散。劉氏的弟子德謨克里特斯(Democritus, 460~370 B.C.)繼續以科學的方法研究原子在宇宙中的運行,說宇宙可分兩部分,一為空虛的空間,一為性質相同的原子。原子有形式和大小的差別,其量無數,運行於空間,相同者聚合,則生成一物。大物也能吸收相似的小物而又形成更大之物;有時亦因原子之互相排斥,或分為小物,或分散而物滅。原子的機械運動永無休止,使宇宙產生永久連續的變化。又說火原子最精細,且有生命,人的火原子比動植物多,所以人能超乎萬物之上。他以流動學說(Theory of Effluxes)說明人的認知過程,認為各事物均會由其自身發射該事物的抄本或影像,經過感官而刺激原子的火,原子的火受刺激而運動,而產生感知。經由感官再刺激理智的原子的火而產生理智之知。感知是粗略的、短暫的、相對的知;理智之知是精確的、持久的、且絕對的知。德氏是以唯物的心理學為基礎而建立機械論心理學的第一人,並用此理論說明他的倫理學。他說理智的火原子精細,所以產生溫和與和諧的運動,又能與理智的知結合,所以能有真實的永恆的與和諧的快樂。感官的原子精糙,所產生的運動狂躁不和諧、而且有時互相矛盾。因此只能得到短暫的、不自然的、而且不實在的快樂。追求純理智的快樂,即智德福樂合一,為人生努力的目標。
  德氏想以原子論調和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底斯(Parmenides, 540~470 B.C.),為證明其師芝諾芬尼(Xenophanes, 570~480 B.C.)所提宇宙的本質是神,神是一而不是多,神是一個永恆不變而且無限的實體的說法。巴氏以存在或存有(being)來說明宇宙本質,宇宙可思議的是永恆,是不變不動而且唯一的存在,不存在則是不可思議的。巴氏深信實在存有不變,是唯一而且必須擁有單一性。若沒有基本的單一性,普遍原理便不可能存在;若沒有基本的不變性,就沒有能包括過去、現在與未來均能有效的法則。德氏認為巴氏所提的只是單面性的研究方法,以為科學可以預設單一性和不變性,但也可以預設多樣性及變化性。只有藉著研究變化,科學才能發現自然的不變定律,所以德氏同意巴氏所說的質變的不可理解性和不可能性,但不同意量變的不可理解性和不可能性;認為量的變化由數學推理而得,變化是可能的。他否認質的多種性,但是基於單純量的不同所產生的多樣性則可以承認。因此他接受原子原始存有的數量之多種性,這些原子性質相同,不過大小和形體有別。宇宙萬物之所以不同,是因為由不同大小或不同形狀及不同數量的原子組成的緣故。可觀察的變化是基於原子結合的變化上,在這些變化中原子本身仍舊不變,因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單位。
  希臘原子論者試圖說明宇宙本質的單一性及永恆不變性,與萬有的多樣性及可變性;進而說明感官知識及理智知識。這些研究與說明,開啟了古代物理學和化學的研究先河。後世認為希臘原子論的成就在於對自然研究的觀點上,如現象的多數性必須基於某些單一統合性上,現象中的變化原自一個基本不變的世界。在這方面,量的原子論和質的原子論貢獻很多,引起後來對經驗或實證及數學的研究。
  在十七世紀以前,原子論的研究大多屬於哲學觀點;十七世紀以後,傾向於以科學為導向的研究。屬於原子論的學者有森尼特(Daniel Sennet, 1572~1657)引用亞里斯多德的最小本質說與德謨克里特斯的觀念,以折衷的觀點研究化學理論;從研究中覺察到亞氏及德氏的觀點相通,相信基本原子的質雖然不同,但此種原子卻為每一化學實體所不可或缺。蓋森第(Pierre Gassendi, 1592~1655)承襲德謨克里特斯的原子論,將原子當做物質來研究,以物理學與化學的屬性來說明原子,認為原子必須具有某種特定的性質,這些原子的質不等,原子不同的性質,是形成萬物的種子。笛卡爾(René Descartes, 1596~1650)創立微細粒子理論,認為原子並非最精細而不可再分的單一體,但承認宇宙間有一種最後的本質,是精細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子(smallest particles),微粒子因數量不同,性質不同,運動多寡亦異,各具有機械屬性,這種屬性符合物理學和數學法則。
  自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原子的質與量的科學研究,為十九世紀道爾頓(John Dalton, 1766~1844)的古典化學奠定基礎。進而促成阿渥格羅(Amedeo Avogadro, 1776~1856)對氫二氧一為水之元素的發現,成為化學反應即是原子論的轉變;更促進了二十世紀在物理學和化學間所建立的電子論,引起原子論新的發展,使得今日原子科技及電子科技突飛猛進。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原子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