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額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ㄢˊㄇㄧㄢˋㄇㄟˊㄇㄠˊㄧˇㄕㄤˋㄊㄡˊㄈㄚˇㄧˇㄒㄧㄚˋ˙ㄉㄜㄅㄨˋㄈㄣˋㄖㄨˊ:「ㄜˊ˙ㄊㄡ」、「ㄜˊㄐㄧㄠˇ」、「ㄜˊㄍㄨˇ」。
  2. ㄧˊㄉㄧㄥˋㄏㄨㄛˋㄍㄨㄟㄉㄧㄥˋ˙ㄉㄜㄕㄨˋㄌㄧㄤˋㄖㄨˊ:「ㄉㄧㄥˋㄜˊ」、「ㄜˊㄉㄨˋ」、「ㄇㄧㄥˊㄜˊ」、「ㄔㄠㄜˊ」、「ㄜˊㄨㄞˋ」。
  3. ㄅㄧㄢˇㄜˊㄒㄩㄢˊㄍㄨㄚˋㄩˊㄩㄢˊㄊㄧㄥˊㄇㄣˊㄏㄨˋㄉㄚˋㄊㄧㄥㄏㄨㄛˋㄕㄨㄈㄤˊㄕㄤˋㄈㄤ˙ㄉㄜㄇㄨˋㄅㄢˇㄕㄤˋㄒㄧㄝˇㄧㄡˇㄊㄧˊㄘˊㄖㄨˊ:「ㄇㄧㄠˋ˙ㄉㄜㄉㄚˋ殿ㄉㄧㄢˋㄕㄤˋㄧㄡˇㄧˊㄎㄨㄞˋㄅㄧㄢˇㄜ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額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é
解釋:
  1. 頭前眉上髮下的部分。
    【例】額頭、前額 ◎
  2. 限定的數目。
    【例】名額、超額、額滿
  3. 牌匾。
    【例】匾額、門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é
解釋:
[名]
1.頭前眉上髮下的部分。唐.李白〈長干行〉二首之一:「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2.限定的數目。如:「名額」、「兵額」、「額滿為止」。《新五代史.卷四八.雜傳.劉審交傳》:「租有定額,而天下比年無閑田,民之苦樂,不可等也。」
3.匾額。如:「門額」、「廟額」。唐.貫休〈寄杭州靈隱寺宋震使君〉詩:「僧房謝朓語,寺額葛洪書。」
4.器物上首靠近頂端的部分。如:「碑額」、「簾額」。唐.姚合〈酬任疇協律夏中苦雨見寄〉詩:「溼煙凝灶額,荒草覆牆頭。」
5.姓。如清代有額宜都。
注音:
漢語拼音: è
解釋:
[名]
譯音用字。常用於山名、地名等的音譯。如:「額非爾士峰」、「額魯特蒙古」。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gia̍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分量、限定的數目。
音讀: hia̍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人臉部頭髮以下眉毛以上的部分。
音讀: gi̍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ㄜˊ

1. 頭顱前部眉上髮下之部位。《說文解字.頁部》:「頟,顙也。」宋.徐鉉.注:「今俗作額。」《北齊書.卷四.文宣帝紀》:「自居晉陽,寢室夜有光如晝。既為王,夢人以筆點己額。旦以告館客王曇哲曰:『吾其退乎?』曇哲再拜賀曰:『王上加點,便成主字,乃當進也。』」唐.李白〈長干行〉二首之一:「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唐.盧肇〈海潮賦後序〉:「而又爛額焦頭,方思馬褐,捉襟見肘,久困牛衣。」

2. 器物上首近頂處之部分。如:「碑額」、「簾額」。唐.姚合〈酬任疇協律夏中苦雨見寄〉詩:「溼煙凝灶額,荒草覆牆頭。」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灤陽消夏錄二》:「沈椒園先生為鼇峰書院山長時,見示高邑趙忠毅公舊硯,額有『東方未明之硯』六字。」

3. 匾額。如:「門額」、「廟額」。唐.李綽〈尚書故實〉:「人來覓書,並請題額者如市。」唐.貫休〈寄杭州靈隱寺宋震使君〉詩:「僧房謝脁語,寺額葛洪書。」《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列傳下.李華》:「華嘗為魯山令元德秀墓碑,顏真卿書,李陽冰篆額,後人爭模寫之,號為『四絕碑』。」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六.灤陽消夏錄六》:「無間冬夏,讀書恆至夜半。一夕,夢到一公廨,榜額曰『文儀班』。」

4. 限定之數目。如:「名額」、「兵額」、「額滿為止」。《新五代史.卷四八.雜列傳.劉審交》:「租有定額,而天下比年無閑田,民之苦樂,不可等也。」《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紀二》:「詔四川宣撫使虞允文集四路漕臣,會計財賦所入,對立兵額。」清.俞樾《春在堂隨筆》卷四:「惟東南兵燹之後,市廛寥落,聚凋殘,學額雖增,而應試之人轉減。」

5. 姓。如清代有額宜都。

㈡ㄜˋ

譯音用字。常用於山名、地名等之音譯。如:「額非爾士峰」、「額魯特蒙古」。

注音: ㈠ㄜˊ ㈡ㄜ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額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