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哲學 - 教育百科
儒 | |
家 | |
哲 | |
學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張芬芬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孔子集先聖先賢之大成而形成儒家。[漢書‧藝文志]將儒家列為九流十家之首,所謂:「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 ,于道最為高。」孔子以[詩]、[書]、[易]、[禮]、[樂]、[春秋]等六經為思想基礎,「仁」乃是其思想中心,在人生觀上強調自強不息,在道德觀上重視個人修身,以成為仁人君子,在政治觀上提倡德治與仁政。提出了對人性的觀點,但仍以發展完成善性為主旨。 儒家學說由個人修身做為學習的起點,從生活切近處所接觸的人開始,強調「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君臣有義」,是為倫理思想的核心,加上三綱五常形成道德規範體系,以維持家庭的和諧與社會的安定。而且「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大學]),個人修身的目標是要成為仁人君子,然後己立立人,以至兼善天下,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的一貫道理。在人生觀方面,[易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主張君子應剛健有為,努力不懈,自善其身後,還要以兼善天下為職志。在政治觀方面,主張「導之以德,齊之以禮」,以期人民「有恥且格」,所以為政者應該行德治,施仁政,重教化。至於人性觀方面,孟子主張性善,認為仁義禮智皆源於性,人生至高境界乃是由盡心、知性,以達於知天。荀子主性惡,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所以應以禮和法對人的行為予以改造。秦漢以後,儒家各派對人性的說法雖然不同,但大抵承繼孟子之說,以「性善」與天道之善為一貫的根本。 整體而論,儒家傳至戰國時期,即與墨家並稱「顯學」,秦代「以法為教」,漢初崇尚黃老,儒家一度消沈,自漢武帝採董仲舒對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經宋明理學家加以闡釋,維持了儒家正統,直至五四運動時期,儒家思想才受到非常嚴厲的批判。但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若干學者提倡「儒家復興」,出現了「現代新儒家」,加以西方人士也熱衷於儒學研究,使儒學始終是受人重視的學術思想,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思想主幹,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與民族精神的發揚,有極大的貢獻。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儒家哲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