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兒童世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he Century of Child]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兒童世紀]為瑞典女教育改革家愛倫凱(Ellen Key, 1849~1926)的著作,於一九○○年出版。她認為二十世紀是兒童的世紀,應喚起人們重視兒童教育。她並提出「未來學校」(school of future)的構想,認為「未來學校」是一種「綜合學校」,其學校設備是一種「學校花園」,兒童受教育好像「夢」一樣,能夠選擇他所喜歡的從事學習。
  她的思想受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的影響很大,尤其是教育思想上的自然主義的影響;同時也受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1882)進化論思想的影響,而提出了她偏向任其發展的理論,其「自由的教育」,觀點認為要讓兒童充分的發展,就不能給予太多的束縛。於是她主張:
  1.使兒童安詳自然地幫助自己去了解周圍的關係,使兒童「自然」的工作,就是教育(自然主義的教育)。
  2.兒童的本質受到壓抑,應該用教育的力量來突破它,人們可以大聲地說:教育必須陶冶個人的本質。
  3.人們常忽略兒童的自我中心主義,但這種自我中心主義有可能在本質上具有善性,所以必須證明一種可能性,使惡入於善,惡消失於無形。
  愛倫凱認為有一個重要的基本命題,即教育必須了解人的本質,兒童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的,甚於愛的固有性質,但在了解方面,常常是欠缺的。因此,父母應盡量了解兒童。在生活之中,父母要根據兒童「內心寧靜」的需要,讓兒童在紛擾的世界裡,仍享有「內心寧靜」,因為兒童有他自己無窮的世界,為了在那兒能找到真正他所需要的、提升自己、做夢,兒童也常會捨棄一些東西、做一些其他的東西、發現一些其他的東西、希望一些其他的東西。兒童的教育,就是在於取向:引導兒童柔順、成長、謙誠。指導他、輔導他、幫助他,使他能圓滿。
  她又認為:對待兒童最大的錯誤,莫過於讓兒童閉起眼睛,以致造成錯誤的認知。因此,對於「兒童的發現」,重要的是改善其行為,也就是讓兒童有一個「完整的、新的心靈」,即一個真正的我。所謂「新的心靈」,就是不偷竊、不說謊,努力學習、柔順,順從成人的話,不與成人作對。而且透過外在的影響,能促進強有力的發展。
  她反對責打學生,認為任何打學生的方式在任何學校都應該禁止!她認為:學生挨打會造成身心上的痛苦和羞辱,這種教育的方式應該改善,應該改採家庭訓練的方式及溫和的處罰等來代替。因為在教育上,很多老師以「鞭打」來做工具,以馴服兒童的倔強。這種方式是消極的教育方法,因為「好戰很少是基於戰爭遊戲,而是起於戰爭的號角」!同樣的情形,人們用「鞭打」以糾正兒童說謊,但是:「兒童常為說謊而被鞭打,卻沒有人告訴他學習去喜愛真理!」基於以上原因,她認為:互相競爭,是不道德的教育工具。
  對兒童而言,「家」是最重要的教育場所,「家,不但是為兒童的身體而設,而且是為兒童的心靈而設」,家的任務,必須安排兒童遊戲,也安排兒童養成工作的習慣。因此,家最基本的道德概念是:安排生活、良好習慣的練習、促進成長。家庭教育最重要的課題是:把家庭教育當成是教育藝術,努力地使兒童遠離粗俗,而使兒童所有他的生長、他的能力、他自己的人格、他本身的生活,都能成為實際,這是兒童最高的理想,世紀心理學的教育學。
  此外,她極重視兒童的體育,認為有助於人類的改良與進步。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兒童世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