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屈萬里(1907-1979) - 教育百科
(1907-1979)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劉兆祐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屈萬里,字翼鵬,自號書傭。清光緒33年(1907)9月15日,誕生於山東省魚臺縣谷亭鎮。民國68年(1979)2月16日病逝於國立臺灣大學附屬醫院,享年73歲。歷任山東省魚臺縣立圖書館館長、山東省立圖書館編藏部主任、國立中央圖書館特藏組主任、美國普林斯敦高深研究所研究員及普林斯敦大學圖書館訪問書誌學者、國立中央圖書館館長、國立臺灣大學教授兼中國文學系主任暨中國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民國61年以「對先秦史料之考訂、中國古代經典(〔詩〕〔書〕〔易〕等)及甲骨文之研究,均有成就,尤精於中國目錄校勘之學」,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著述繁富,已刊行的專書多達21種,未刊專書8種,已發表的單篇論文數百篇。其門生將其已刊行的專書、論文及未刊手稿,彙緝為〔屈萬里全集〕,於72年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屈氏對中國圖書館事業的主要貢獻在古籍的維護、考訂、傳布及豐富的目錄版本學著述。26年,日本侵略中國,時屈氏擔任山東省立圖書館編藏部主任,為了維護館藏文物,與館長王獻唐合力將文物由曲阜輾轉運到四川,屈氏撰有〔載書飄流記〕一文,詳述押運文物的經過,並附錄當時運送的金石典籍書畫目錄。這篇文章,是中國圖書館史的重要文獻。34年,屈氏自中研院轉任國立中央圖書館特藏組主任,負責善本書的編目、閱覽及考訂。36年完成〔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初輯〕。這部書目,不僅是國立中央圖書館的首部善本書目,同時,其完善而精細的體例,也為日後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的編纂,樹立了範例。55年,出任國立中央圖書館館長,除繼續充實圖書,擴展與國際文教機構的合作,加強善本書的閱覽及傳布,恢復館刊的出版等工作外,有兩項極重要及影響深遠的貢獻:一是大量補充人文及社會科學圖書,奠定了國立中央圖書館成為漢學重鎮的基礎;一是促成了臺灣公藏中文人文社會科學聯合目錄的編輯工作。此項聯合目錄,包括:〔中文善本書聯合目錄〕、〔中文人文社會科學官書聯合目錄〕、〔中文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聯合目錄〕、〔中文普通線裝書聯合目錄〕、〔中華民國出版圖書目錄彙編續輯〕等。聯合目錄的完成,不僅方便中外學人查閱資料,也為日後國內圖書館的館際合作,奠定基礎。屈氏的著述中,與圖書館學、目錄學、版本學、校讎學有關者甚多,主要有〔山東圖書館圖書分類法〕、〔載書飄流記〕、〔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初輯〕、〔圖書版本學要略〕(與昌彼得合著)、〔普林斯敦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國立中央圖書館計畫中的幾件工作〕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屈萬里(1907-1979)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