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用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使ㄕˇㄩㄥˋㄖㄨˊ:「ㄩㄥˋㄖㄣˊ」、「ㄖㄣˋㄩㄥˋ」、「ㄩㄣˋㄩㄥˋ」、「ㄩㄥˋㄅㄧㄥ」。
  2. ㄍㄨㄥㄋㄥˊㄒㄧㄠˋㄍㄨㄛˇㄖㄨˊ:「ㄍㄨㄥㄩㄥˋ」、「ㄑㄧˋㄩㄥˋ」、「ㄗㄨㄛˋㄩㄥˋ」、「ㄒㄧㄠˋㄩㄥˋ」。
  3. ㄧㄣˇㄖㄨˊ:「ㄩㄥˋㄈㄢˋ」、「ㄩㄥˋㄘㄞˋ」、「ㄩㄥˋㄔㄚˊ」、「ㄩㄥˋㄊㄤ」、「ㄩㄥˋㄘㄢ」。
  4. ㄏㄨㄚㄈㄟˋ˙ㄉㄜㄑㄧㄢˊㄘㄞˊㄖㄨˊ:「ㄐㄧㄚㄩㄥˋ」、「ㄌㄧㄥˊㄩㄥˋ」、「ㄏㄨㄚㄩㄥˋ」、「ㄩㄥˋㄉㄨˋ」。
  5. ㄈㄨˋㄔㄨㄒㄧㄥˊㄖㄨˊ:「ㄩㄥˋㄑㄧㄥˊ」、「ㄍㄢˇㄑㄧㄥˊㄩㄥˋㄕˋ」、「ㄩㄥˋㄐㄧㄣˋㄒㄧㄣㄐㄧ」。
  6. ㄒㄩㄧㄠˋㄖㄨˊ:「ㄋㄧˇㄅㄨˊㄩㄥˋㄑㄩˋ!」、「ㄓㄜˋㄐㄧㄢˋㄕˋㄅㄨˊㄩㄥˋㄋㄧˇㄔㄚㄕㄡˇ!」
  7. ㄎㄜˇㄍㄨㄥ使ㄕˇㄩㄥˋ˙ㄉㄜㄧㄥˋㄩㄥˋ˙ㄉㄜㄖㄨˊ:「ㄩㄥˋㄆㄧㄣˇ」、「ㄩㄥˋㄐㄩˋ」、「ㄩㄥˋㄊㄨˊ」、「ㄩㄥˋㄔㄨˋ」。
  8. ㄩㄥˋㄍㄨㄥㄖㄣˋㄓㄣㄒㄩㄝˊㄒㄧˊㄖㄨˊ:「ㄩㄥˋㄍㄨㄥㄉㄨˊㄕㄨ」、「ㄋㄨˇㄌㄧˋㄩㄥˋㄍㄨㄥ」。
  9. ㄩㄥˋㄧˋㄘㄨㄣˊㄒㄧㄣㄧˋㄊㄨˊㄖㄨˊ:「ㄋㄧˇ˙ㄉㄜㄩㄥˋㄧˋㄏㄜˊㄗㄞ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用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òng
解釋:
  1. 功效。
    【例】功用、效用、作用
  2. 行使、施行。
    【例】運用、應用、使用
  3. 錢財的花費。
    【例】家用、節用
  4. 進食、吃喝。
    【例】用餐、用茶
  5. 任命。
    【例】用人唯才
  6. 要、需要。
    【例】不用擔心,他一定會妥善處理的。
  7. 介詞。表示行為動作賴以完成的憑藉。
    【例】他用手蒙住眼睛。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òng
解釋:
[名]
1.功效。如:「用處」、「功用」、「效用」、「作用」、「有用」。《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
2.花用的錢財。如:「家用」、「費用」。《論語.學而》:「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3.器物。如:「用具」、「器用」。《國語.周語上》:「司空除壇于籍,命農大夫咸戒農用。」
4.姓。如漢代有用虬。
5.二一四部首之一。
[動]
1.任命。如:「任用」、「舉用」。《論語.陽貨》:「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孟子.梁惠王下》:「見賢焉,然後用之。」
2.行使、施行。如:「用電」、「使用」、「運用」、「應用」。《左傳.襄公二十六年》:「雖楚有材,晉實用之。」《孟子.告子上》:「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需要。多用於否定或反問。如:「不用再說了!」「這事還用你操心嗎?」《論語.陽貨》:「割雞焉用牛刀!」唐.杜甫〈曲江〉詩二首之一:「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4.進食、吃喝。如:「用餐」、「用茶」、「請用點水果。」《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孔子御坐於魯哀公,哀公賜之桃與黍。哀公:『請用。』」
[介]
1.表示憑藉。相當於「以」。如:「用手蒙住眼睛。」《孟子.滕文公上》:「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單于既得翕侯,以為自次王,用其姊妻之,與謀漢。」
2.因。表示原因、結果。相當於「因此」。《詩經.邶風.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國語.周語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禍亂並興,共工用滅。」
[連]
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相當於「因而」。如:「用特函達」。民國.孫文《建國方略.心理建設.自序》:「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勵,用能鼓勵風潮,造成時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ī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使用、施行。
  2. [[動] ] 花錢。
  3. [[動] ] 進食、吃喝。
  4. [[助] ] 表示行為的方式。
  5. [[介] ] 表示憑藉。
  6. [[動] ] 差使、使喚。
  7. [[熟] ] 「有路用」(ū-lōo-īng)指有用,「無路用」(bô-lōo-īng)指沒有用。
音讀: iō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用] ] īng 條。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