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楊循吉(1456-1544) - 教育百科
(1456-1544)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周南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楊循吉,明代藏書家及文學家,字君謙,一作君卿,號雁村居士。吳縣人(今江蘇蘇州)。明代宗景泰7年生,世宗嘉靖23年卒(1456-1544)(一作生天順2年,1458;卒嘉靖25年,1546),年89歲。憲宗成化20年(1484)進士,授禮部主事,好讀書,遇得意處,輒手舞足蹈,情難自禁,遂博顛主事之名。逾二年即以多病辭歸,年僅31歲,結廬於硎山下。楊氏性喜藏書,每聞異本必購求或鈔繕,曾有〔鈔書詩〕述其事云:「沈疾已在躬,嗜書猶不廢。每間有奇籍,多方必羅致。手錄兼貿人,桓輟衣食費。往來繞案行,點畫勞指視。成編亦艱難,把玩自珍貴。家人怪我癖,既官安用是?自知身有病,不作長久計。偏好固莫捐,聊以從我意。」當時吳中的學者朱存理(性甫)、吳寬(原博)、閻起山(秀卿)、都穆(玄敬)等人皆楊氏所為而成著名藏書家。楊氏家本富有,以時斥巨資購書而家道中落,唯藏書達100,000餘卷,乃於孝宗弘治元年(1488)建雁瘍村舍,作專樓名臥讀樓以藏書,日居其中,讀經史,旁涉內典稗官,自以松枝為籌以精熟為度,故又稱松籌堂,並就藏書纂輯故實,成〔奚囊手鏡〕一書。
  楊循吉頗自矜其藏書,曾寫〔題書廚詩〕云:「吾家本市人,南濠居百年。自我始為士,家無一簡編。辛勤二十載,購求心頗專。小者雖未備,大者亦略全。經史及子集,一一義貫穿。當怒讀則喜,當病讀則痊。恃此用為命,縱橫堆滿前。當時作書者,非聖亦大賢。豈待開卷看,撫弄亦欣然。奈何家人愚,心惟財貨先。墮地不肯拾,斷爛無與憐。朋友有讀者,悉當相奉捐。勝似不肖子,持去將鬻錢。」此詩既自道其聚書之甘苦,復致慨於家人之難寶藏。既老,遂散書與親故而憤言:「令蕩子爨婦,無復著手,亦一通也。」。
  楊循吉著述頗多,有〔南峰樂府〕、〔東窗末議〕、〔菊花百詠〕、〔攢眉集〕及〔松籌堂集〕等10餘種。〔明史〕卷286有傳。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楊循吉(1456-1544)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