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擊鼓求亡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俞懿嫻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擊鼓求亡」的意思是一面打鼓,一面追捕逃犯,比喻以不當的方法途徑而要達到目的,不但不可能,更適得其反。擊鼓求亡是[莊子‧天道篇]與[天運篇]中的寓言,旨在承續老子「絕仁棄義」的學說。根據老子學說,人的天性原本樸素無知,與自然之道相近;一旦文明進化,虛矯之心日起,於是「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仁義並不如儒家所主張的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德行,反而是人喪道失德後的表現。因此老子認為若要恢復人性的純真素樸,必須棄絕文明矯作,所謂「絕仁棄義,民復孝慈」就是這個道理。[天運篇]承續老子的這項學說,認為仁義並不是人的「性命之情」,只是人為矯作的結果。如此儒家一方面高唱仁義之說,另一方面又想恢復道德真性,無異於「擊鼓而求亡子」。在[天道篇]中的寓言裡,孔子(代表儒墨兩家的立場)認為仁義是人性,「君子不仁則不成 ,不義則不生 ,仁義真人之性也」。所謂仁義是指「中心物愷(內心和樂),兼愛無私」。老聃(代表道家立場)卻認為「兼愛不亦迂乎!無私焉,乃私也。」兼愛的思想過於迂闊不切實際,心中念念無私,其實仍是自私,因為仁義兼愛均是要喪道失德後的矯作表現。於是老聃勸孔子說:「夫子亦倣德而行,循道而趨已至矣,又何偈偈(ㄐ一ㄝ ˊ)乎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子焉?」只要能尊道貴德,效法自然,則道德自備,又何必用盡力氣高舉仁義,好像一面打鼓一面追捕逃犯呢!
  [天運篇]也用相同的比喻說明仁義與人性之情的關係,寓言中的老聃對孔子說:「夫仁義憯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吾子使天下無失其朴,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又奚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就是說仁義毒害人心,迷惑思想,為害甚大,孔子何不使天下百姓不喪失原具的朴質本性,自己也順著自然之風而動,依自然之德而立,又何必費盡氣力,背著大鼓去追捕逃亡的人?
  由上可知,擊鼓求亡猶如緣木求魚、刻舟求劍。在老莊看來,世俗或儒墨兩家每好侈談仁義,以為仁義合乎人的真實本性。不知文明作偽的仁義德行,正是人喪道失德後衍生出來的;站在自然主義的立場,唯有反璞歸真才是趨赴道德之鄉的必由途徑。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擊鼓求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