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亞歷山卓大學(埃及)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University of Alexandria(Egypt)
作者: 李奉儒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亞歷山卓大學是希臘化時代所設立的希臘式大學之一。希臘化是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356~323 B.C.)征服各地之結果,使希臘文明的傳布遍及東地中海地區,而希臘式「大學」遂崛起於羅德斯島(Rhodes,愛琴海中一島)、安提阿(Antioch,在敘利亞)、派加曼(Pergamum)和塔書斯(Tarsus,均在小亞細亞)及成為東西思想接觸中心的亞歷山卓;其中亞歷山卓大學更是最傑出的新學術中心。
  自亞歷山大崩殂後,原鎮守埃及的部將托勒密(C. Ptolemy)僭號稱王,建立埃及王國。托勒密繼承亞歷山大傳播希臘思想和制度的遺志,獎勵學術研究,且招致希臘各地的科學家、哲學家及博學之士遷居於其首都亞歷山卓。托勒密二世菲拉德菲士(Philadelphus)更發揚光大,直至三世為止。他們除了集亞里斯多德的遺著和希臘悲劇名家的原作外,更發起一種徵集手稿的運動,規定來訪的學者,如果攜有未經傳見之書,必須抄存一本(另設有許多抄行以抄寫普通需要的著作,類似近代大學的出版部),其結果是在西元前約二百九十五年創立一所巨大的圖書館。根據文獻記載,這座圖書館有一時期的手稿高達七十萬卷以上,包含有希臘、埃及、猶太及東方各種文字的著述;其中至少有一部分保存至西元六百四十年亞歷山卓被回教徒攻陷之時。菲拉德菲士建立皇家博物館(Museum),作為高級學術研究的機構;其性質跟今日的科學研究所相類似。博物館內設有圖書館、展覽室、研究室、講學室和交誼廳等,也供作皇室資助學者和研究者的住所。另外,也建有天文臺、植物園、動物園和解剖室。埃及王並設置修辭與哲學的許多講座,再加上圖書館和博物館,亞歷山卓大學至此有了較健全的組織。
  希臘的學者紛紛來到亞歷山卓大學研究與討論;較著名的有研究數學、地理和科學的學者。他們遵守亞里斯多德的觀察和實驗法,而有直至今日仍很有價值的成果,例如歐幾里德(Euclid)的幾何學,阿幾米德(Archmedes)的物理學,以及愛拉托色尼(Eratosthenes)測算出僅少於實際二百哩的地球圓周等。此外,尚有一度掌握極大權威的托勒密天體機械力學,喜帕克司(Hipparcus)的發明觀象儀並編成星辰目錄,以及希洛斐拉斯(Herophilus)研究人體器官的人體解剖等。
  亞歷山卓大學由於學者致力於學術研究,常召集會議和舉行演講,各地學子紛紛來此求學,學生人數一度高達一萬四千人。但整體說來,大學以研究學術為主,教學活動似乎較少。大學早期主要是以科學著名,但在後期,尤其在基督教盛行之後,成為哲學思想的中心;這大半是因為希臘人、猶太人、埃及人和東方的學者等互相辯難宗教、科學及哲學上的問題使然。其內容不僅是抽象的希臘思想,也包含埃及和東方的具體信仰。有些希臘學者用寓言的方式,解析希伯來的經典,甚至附會柏拉圖的上帝觀念,直把柏拉圖變成說希臘話的摩西(Moses)。儘管如此,希臘哲學和基督教結合而產生的新柏拉圖主義,在往後幾世紀中仍有很大的影響;且早期的基督教神父也大都在此接受教育。西元第三世紀時,亞歷山卓大學已取代雅典大學而成為希臘文化的中心,也是當時世界知識的寶庫之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亞歷山卓大學(埃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