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人類生態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uman Ecology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類生態學是生態學研究過程中發展出來的一支,以研究人口、人口與環境的互動、和人口組織為主要內容,以求發現生態的組織原則與社會變遷,為社會學研究中的一種探討。
  先就生態學的字義說,生態一字源自希臘字「生活空間」,二十世紀後期動植物學家曾據以研究有機物與其生活環境,然後分為研究個別生物與環境及各種生物共同生活與環境兩途,以視在一種環境中生物生活的狀況,由此形成生態學概念,發現生物與環境的關係在於群聚所生的影響。
  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大學的社會改革學者將生態觀念應用於社會學研究,是否有理論體系支持實際研究尚不可見,但卻迅速的以生態學為基礎,使社會學成為社會科學,引用動植物生態學的語彙,做為社會科學的名詞或語言;並將人類群眾的社區視同動植物的自然環境,以研究人類的社會組織,於是出現了人類生態學。
  人類生態學以研究人類的社會組織為重點,至少有三個明顯的特色:
1.假定人類社會組織導源於人口與環境的互動。環境是外在的具有影響力的因素,從而形成社會現象;環境一方面引起生活問題,一方面又供應解決問題的方法或工具。2.以人口為重要的歸趨。社會組織視人口為整體,而不是若干個人的集合,由此定出研究或觀察的項目和資料,於是人口便成了研究的獨立變項,以此為指標,其他現象的出現都因人口而異。3.以社會組織為能維護本身的整體。在社會組織中,人口與環境的互動累積成關係系統,其中各分化的部分保持了整體格調,於是組織使人口特性可從生態或結構方面分析;部分是整體作用的功能,因而可以成一連鎖,和集合而成的一群並不相同。4.社會組織有平衡性。從生態方面說,變化必然趨向於平衡,社會組織達到完成的地步時,可以控制改變,並保持其完成的狀況,是為平衡。在人類生態學中,社群(community)通常指生態的組織單位,在研究運用中,則指「在關係系統中人口的生活狀況」,在其中可以看出整個社會的基本現象,起初以城市聚居區為目標,其後方逐漸擴大。  另一方面,人類生態學也有生態組織的原則:(1)是人群有若干特徵,如人與人的互相接近權,人與人有互相依賴的必須。(2)人類天生有自衛和擴張生命的傾向,延長個體生命或綿延下一代是必然事實;同時人有適應力,可以改善活動;不過人類也是受時間限制的生物,為維持生命,不得不一再重複進食的活動,以致許多行動受到限制。(3)生態組織的關鍵性功能在於組織與環境的銜接,例如地區內的資源足供生活需要時,取之於當地便可,其關鍵性功能便是自然的;如果須依賴交易或其他方式時,便是社會的了。(4)生態組織因環境不足供應生活時,組織便開始分化,例如農業區的作物產量不敷人口消費時,一部分農民必然改為他業,使職業結構趨於分化。
  在生態學中,生物與環境不斷互動,二者都可能產生變化。人類生態學所著眼的是社會改變,明顯的見於環境方面,出現發展或衰退的現象,其中又以因發展而膨脹的現象居多。
  總之,人類生態學是探討人類社會系統結構的知識及結構發展的情形,到目前為止,已出現若干說法,其探討工作仍在進行中。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人類生態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