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病由心生(天理教)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顏彩娥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病由心生」是天理教的重要箴言。今日醫術醫技的發達是眾所皆知,尤以近年來,醫學家已注意到情緒是病因之一;其實天理教祖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就已明示人們「疾病根源在心田」,於是對登門求拯救的人們,總是懇切地指示如何改善存心,並給予實踐履行的具體目標。
  俗語說「心寬則體胖,心勞則成疾」,人們在心情愉快時,身體輕鬆,精神煥發,這種喜悅心是身體的最佳補品。相反地,心情沉重憂悶時身體會感到遲滯疲憊;焦躁不安、杞憂、憤懣等不良心態,皆是不合神意的心塵,所以會損傷身體的機能而成疾。天理教根據教祖明示,身體的疾病或家庭的疾病(憂煩的事情),皆為夫妻或當事者之「心的投影」。「心」不單左右人的一生,況且是禍福之源,疾病之源。新生命在孕育期間,父母神就依其父母的心態及靈魂的德分,借給相稱的身體。人們若依照父母神意去使用一顆心,才能擁有健全的身體與心靈。心靈不健全,心智發育不良的父母,可能會擁有身體或心性有問題的兒女。不過這時只要在「治心之道」下工夫,並努力改善,做些讓父母神心悅的事,必會獲得彌補或改善才是天之理。
  天理教認為,疾病是件痛若難受的事,但千萬不可因病而怨天尤人或沮喪,或自暴自棄。天理教視疾病是「天的信函」,是父母神要人們改進生活方式或心態的訊息,而小病小反省,大病則須大反省,最好是日日勤打掃心塵,常保清淨俾以防患未然,杜絕後患才是上上之策。
  人們往往誤以為靠自己的力量生存著,於是唯我獨尊,恣意妄為。父母神惟恐人們不知收斂,不知檢點錯誤的存心,以致掉進痛苦的漩渦裡,而亡羊才補牢已遲,所以透過身疾、家庭的痛苦來警惕並催促人們改過自新。
  「病由心生」人們若因病而心眼開,就能曉悟父母神的悲懷,也能透過疾病,對前世所帶過來的因緣有所自覺。當徹悟後,會虛心反省,勇於改善,努力使自己變成心胸恢弘,光明磊落而明朗的人。於此就該慶幸,因疾病使心靈獲得更生,成為心靈成長的良機。那麼心靈既得救,當然任何疾病皆可獲救是可預期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病由心生(天理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