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祥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ㄕˋ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xiá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ㄧˊㄌㄧˋ˙ㄉㄜㄖㄨˊ:「ㄐㄧˊㄒㄧㄤˊ」、「ㄒㄧㄤˊㄖㄨㄟˋ」、「ㄒㄧㄤˊㄩㄣˊ」、「ㄅㄨˋㄒㄧㄤˊㄓㄠˋ」。
  2. ㄏㄜˊㄕㄢˋ˙ㄉㄜㄖㄨˊ:「ㄘˊㄒㄧㄤˊ」、「ㄒㄧㄤˊ」、「ㄒㄧㄤˊㄏㄜˊㄕㄜˋㄏㄨㄟ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祥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áng
解釋:
  1. 幸福、吉利。
    【例】祥雲、祥瑞、吉祥如意
  2. 良善、平和。
    【例】慈祥、祥和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áng
解釋:
[名]
1.泛指一切福善吉利的事物。《書經.伊訓》:「作善,降之百祥。」《漢書.卷八.宣帝紀》:「神光並見,咸受禎祥。」
2.吉凶的徵兆。亦偏指吉兆或凶兆。《書經.咸有一德》:「亳有祥,桑、穀共生于朝。」唐.孔穎達.正義:「祥是惡事先見之徵。」《左傳.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
3.古代喪禮祭祀的名稱。父母之喪,周年祭稱為「小祥」;兩周年祭稱為「大祥」。
4.姓。如清代有祥厚。
[形]
1.吉利的。如:「祥雲」、「祥瑞」、「吉祥如意」。《老子》第三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2.良善平和。如:「慈祥」、「祥和社會」。
[動]
依從、遵循。《淮南子.氾論》:「得於人理,順於天地,祥於鬼神,則可以正治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iô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泛指一切福善吉利之事物。如:「祥氣」、「吉祥如意」。《說文解字.示部》:「祥,福也。」《書經.伊訓》:「作善,降之百祥。」《漢書.卷九八.元后傳》:「此正義善事,當有祥瑞。」明.無名氏《紫微宮》第四折:「您看這祥雲瑞氣、曉日和風,端的是太平佳兆也呵。」《紅樓夢》第二二回:「探春所作風箏,乃飄飄浮蕩之物;惜春所作海燈,一發清淨孤獨。今乃上元佳節,如何皆用此不祥之物為戲耶?」

2. 良善平和。如:「祥和社會」。《儀禮.士相見禮》:「與眾言,言忠信慈祥。」《文明小史》第一二回:「這位新官,或是慈祥愷惻,叫人感恩;或是暴厲恣睢,叫人畏懼。」

3. 和煦。漢.班固〈東都賦.靈臺詩〉:「習習祥風,祁祁甘雨。」《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秋公正在房中趺坐,忽然祥風微熱,彩雲如蒸。」

4. 吉凶之徵兆。亦偏指吉兆或凶兆。《正字通.示部》:「祥,凡吉凶之兆曰祥。」《書經.咸有一德》:「亳有祥,桑、穀共生於朝。」唐.孔穎達.正義:「祥是惡事先見之徵。」《左傳.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戰國策.楚策四》:「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將以為楚國祅祥乎?』」《三國志.卷二四.魏書.韓崔高孫王傳.高柔》:「陛下聰達,窮理盡性,而頃皇子連多夭折,熊羆之祥又未感應。」

5. 古代喪禮祭祀之名稱。父母之喪,週年祭稱為「小祥」;兩週年祭稱為「大祥」。《國語.楚語上》:「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屬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將薦芰,屈健命去之。」三國吳.韋昭.注:「祥,祭也。」《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父親王老員外勸他轉身。大娘子說道:『不要說起三年之久,也須到小祥之後。』」《幼學瓊林.卷三.疾病死喪類》:「期年曰小祥,兩期曰大祥。」

6. 依從、遵循。《淮南子.氾論》:「得於人理,順於天地,祥於鬼神,則可以正治矣。」

7. 姓。如清代有祥厚。

注音: ㄒㄧㄤ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祥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