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育的活動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ctivism in Education
作者: 徐宗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育的活動論是指長期留下來的一種信念,即心智的活動與身體的活動是學習歷程中主要的活動。同時,有些教育家也相信活動乃是實在的本質;某些真理的驗證,需要由活動去執行。此外,活動是兒童的自然本性,也多為人們所接受。不論是心智的或身體的活動,是學習歷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身與心的關係及知與行的關係,都對活動論產生了影響。學習活動是一種包括身體的或感覺的及心智的或理性的活動。教育實施上,倘若過度重視心智或理性的活動,就會使教育的實施走向重視書本或口語的及文字的教學。西方在十六世紀出了教育家康門紐斯(J.A. Comenius, 1592~1670)時,才有了教育理論及實施上的改變;兒童感覺及肌肉活動在教育實施的地位,才有了一番新的認定。康門紐斯將圖形與文字並列於教科書中,就是將兒童視覺活動與心智活動相結合的明顯佐證。其後,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強調兒童感官及身體活動的教育價值,裴斯泰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的實物教學理論的提出,並由費倫柏格(P.E. von Fellenberg, 1771~1844)擴充到手工教學活動,以及十九世紀福祿貝爾(F.W.A. Froebel, 1782~1852)將兒童遊戲納入教學活動中,都充分說明了活動在教育實施及理論上的重要地位。二十世紀初期,兒童心理學家對兒童的研究,更強化了活動教學的理論,因為兒童心理學家對兒童好動的自然傾向甚為了解。對二十世紀盛行於美國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來說,兒童對教學活動的參與是形成各類經驗的主要途徑。對美國進步主義理論基礎背後的實用主義來說,活動是評估目的與手段間是否適宜的最佳尺度。
  一般而論,教育上的活動論,其內涵可從二方面來探討:其一,人是具有生物及動物的特性,生物的生長與動物的活動,都是極其自然的,故兒童教育的歷程中,便應該有活動的課程,以便訓練感官,培養心理能力及促進兒童各方面的發展。其二,就教學而言,各項活動均應視為手段而非目的,因此教育上經由活動的參與,使學生的好動本性得到發展,個人興趣得以培養,而自由選擇的能力則得到良好的照顧。這些價值皆可以說是經由活動的教學設計才會獲得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育的活動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