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牒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ié
解釋:
  1. 官方文書。
    【例】通牒
  2. 紀錄或證明的文件。
    【例】譜牒、度牒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ié
解釋:
[名]
1.古代用來書寫的小而薄的竹簡或木片。《墨子.公輸》:「於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漢書.卷五一.路溫舒傳》:「溫舒取澤中蒲,截以為牒,編用寫書。」
2.官方文書或證件。如:「最後通牒」。《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右師不敢對,受牒而退。」金.麻九疇〈許方村即事〉詩:「撲慘官始威,牒煩民更玩。」
3.各種紀錄文件。《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維三代尚矣,年紀不可考,蓋取之譜牒舊聞。」
4.訟狀。《魏書.卷四一.源子恭傳》:「比加採訪,略無證明,尋其表狀,又復莫落,案牒推理,實有所疑。」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灤陽消夏錄四》:「今乃知曾投此牒,豈得罪鬼神,使我受笞耶?」
5.綿織品。《後漢書.卷四九.王符傳》:「且其徒御僕妾,皆服文組綵牒,錦繡綺紈。」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ia̍p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古代用以書寫之薄小竹簡或木片。《說文解字.片部》:「牒,札也。」清.段玉裁.注:「厚者為牘,薄者為牒,牒之言葉也。」《墨子.公輸》:「於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路溫舒》:「溫舒取澤中蒲,截以為牒,編用寫書。」

2. 官方文書或證件。如:「通牒」。《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右師不敢對,受牒而退。」金.麻九疇〈許方村即事〉詩:「撲慘官始威,牒煩民更玩。」

3. 各種紀錄文件。《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維三代尚矣,年紀不可考,蓋取之譜牒舊聞。」唐.劉知幾《史通.卷八.煩省》:「邑老鄉賢,競為別錄,家譜宗譜,各成私傳。」

4. 訟狀。《魏書.卷四一.列傳.源賀》:「比加採訪,略無證明,尋其表狀,又復莫落,案牒推理,實有所疑。」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灤陽消夏錄四》:「今乃知曾投此牒,豈得罪鬼神,使我受笞耶?」

5. 累積。通「疊」。《淮南子.本經》:「積牒旋石,以純修碕。」漢.高誘.注:「牒,累。」

注音: ㄉㄧㄝ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牒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