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養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íng yǎ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營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íng yǎng |
解釋:
1.生物由食物中吸收並利用必須的營養素,以維持其正常的生理機能及生長,並合成新的體組織,此全部過程的總和,稱為「營養」。 2.養分。如:「牛奶含有豐富的營養。」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營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Nutrition |
作者: | 劉貴雲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營養的定義有各種說詞,但從目的和特質來看,營養可界定為:有機體攝取有營養的食物或其他食物,經過消化、吸收、運送、貯存、代謝和排泄等過程,而被有機體利用,以維持生命、生長、身體功能和產生能量。由此可知,營養包括變化多端的連貫作用,就像呼吸、燃燒、生殖等是一種過程,可簡單的視為 「有機體利用食物的過程」。 有關營養的一些基本概念,在西元前五世紀,被喻為現代醫學之父的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斯(Hippocrates, 460~377 B.C.)便主張:食物含有一種能賦予生命(lifegiving)的物質,這種東西在各種食物中有不同的含量,當消化時會被身體所吸收。到了十八世紀許多研究者提出第二個重要的概念:在飲食中人體需要各種食物。有關例證如英國海軍軍醫林德(James Lind)在一七五九年出版的報告論及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可預防壞血病的物質(今日已知是維生素C)。然而將營養帶入科學領域的最大功臣,應屬法國生理學家和化學家洛維夏(Lavoisier),一七七○年代,確認身體利用所攝取的食物時,相對地約需相同量的氧氣,且產生相近的熱量,就如完全燃燒相同的食物。他的實驗清楚的呈現希波克拉底斯所論及的賦予生命的物質,亦即卡路里或熱量。 爾後,身體特定的營養需要一一被證實。十九世紀始發現,動物所需的營養有蛋白質、醣類、脂質。不久,科學家又發現,要能獲得更佳的生存和生長,飲食中需要礦物質和微量營養素;直到二十世紀初,發現維生素之存在。大約從一九一二年後的五十年間,有關營養的知識快速激增,在今日我們知道,均衡膳食可促進生長和發育、預防缺乏症狀約需四十多種不同的營養素等。雖然如此,營養學仍在持續發展中。 營養是人類生活的科學重心,與許多其他專業領域有密切的關係。在營養學家、食品技術人員、家政人員、化學家、營養師和營養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將人類的生活帶入更健康的境界。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營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 名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對應華語: | 營養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營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îng-ióng
|
解釋:
|
|
同義詞: | 養分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營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