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莎蕾,瑪麗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alle, Marie (1707-1756)
作者: 謝庭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法國十八世紀芭蕾舞者及編舞家,曾是巴黎和倫敦戲劇芭蕾運動的先鋒之一。她生於法國(不知確定的地點),父親為翻跟斗特技演員,1718年還是孩子時,她在叔叔所主持的聖羅蘭市集舞團(the Foire St. Laurent)首次獻藝,此舞團是喜劇歌劇舞團(Opera-Comique)前身。1721年她在一個巴黎歌劇院,代替普烈沃斯特(Prevost)小姐演出,公普哈(Campra)所編的《威尼斯節慶》(Les Fetes Venitiennes)。此舉深獲好評而引起嫉妒,此劇可能是以她小孩的年紀卻已在歌劇院演出而轟動,而非憑著她當時僅有的初級技巧而享有盛名。爾後隨著她父親的舞團,莎蕾到倫敦在約翰.瑞奇(John Rich)所主持的林肯田野客棧(Lincoln´s Inn Field, 1725-1727)演出一系列的默劇,例如:《法國水手和他的妻子》(La Matelot Francais et sa Femme, 1725),《牧神潘及他的排簫》(Pan et Syrinx, 1726)和《達蒙及克麗媚勒之戀》(Les Amours de Damon et Climéne, 1727)。1727年9月首次在拉瓦爾舞團(the Lavals)以成人之姿和大衛.杜牧棱(David Dumoulin)搭擋演出歌劇《眾神之愛》(Les Amours des Dieux)。從此次演出到1739年的十二月退休,她一直在倫敦的歌劇院及劇場演出。在歌劇院,她和瑪麗.卡瑪格(Marie Camargo)較勁,演出拉瓦勒家族所編的《卡斯特和波路克斯》(Castor et Pollux, 1737)、《青春女神希碧節》(Les Fetes d´Hebe),也在拉摩(Rameau)所編的《印地之愛》(Les Indes Gallants, 1734)劇中演出首席角色。1728年在倫敦演出芭蕾舞及改編的《乞丐歌劇》(The Beggar´s Opera),由於倫敦劇院比起巴黎的官僚情況較不嚴重,她才得以一展編舞才華,其作品有:捐棄傳統的籃子及雜七雜八的舞台配件,而以優雅,自然的方式表現的《畢格馬戎》(Pygmalion, 1733)。或許是戲劇芭蕾試金石的《酒神巴可斯和艾瑞阿德妮》(Bacchus et Ariadne, 1733),韓德爾(Handel)歌劇開場白《巴斯朵.費舵》(Pastor Fido, 1734)。1743年,莎蕾為聖羅蘭市集舞團(the Foire St. Laurent)拓展諷刺芭蕾舞碼,例如:《瘋狂的曖味》(L´Ambigu de la Folie)或稱《火雞芭蕾》(Ballet des Dindons)和《印地之愛》。莎蕾對戲劇芭蕾發展的貢獻並未完全被肯定,而她紮根在大眾劇場及市集娛樂間,或許可以說是證明觀眾對芭蕾舞劇的接受度,但在當時並未為此運動的大理論家所接受。許多的女舞者在服裝和跳舞方式上模仿她,從戲劇的方面來看,理論上她比諾威爾更有前瞻性。
參照: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Jacqueline Challet-Haas《Terminologie de la Danse Classique》198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莎蕾,瑪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